「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517章 拔剑相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17章 拔剑相助(1/3)

开明王震惊之余,立即紧急朝议,蜀国君臣就如何应对南犯之敌进行了紧急磋商。

一种意见主张:立即命令在充国前线的司马风长丁,率领蜀国精锐,西进侧击秦军左后翼,在涪水岸旁,干净利落地消灭来犯之敌。

但很快就被其他官员否决。因为巴蜀两国在充国的对决目前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谁先退兵,必然会遭遇对手的大规模掩杀,到那时候,兵败如山倒,灭国也是有可能的。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任一方稍稍松劲,都会遭遇对方排山倒海般的攻击,这种结局是灾难性的,谁也承担不起。

再有一种意见,尽快与巴王议和,两国议和之后,再撤回蜀军精锐,全力对付南犯的秦军。

蜀王对这种意见比较认可,但这其中,也必然牵扯到巨大的利益交换。

巴、蜀两国在这盆地里边搅斗了几百年了,打打和和那是常态,关键就是如何使利益得到妥善安置。

特别是在一系列的战争与和平之中,蜀国始终占据上风,贪吃多占,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

现在蜀国主动提出议和,那么蜀国做好了让步的准备了吗?准备向老对手巴国让渡多少利益呢?

连续几天,朝堂之上吵成了一锅粥,但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论。

最后,开明王一看这样不行,前线军情如火,哪禁得起你们这帮人如此扯皮啊!

于是开明王乾纲独断,亲自拍板,定下了应急之策:

其一,命人持蜀王信物赶赴充国前线,尽告司马风长丁,国中巨变,命风长丁主持与巴议和,尽快达成协议,回师援助。

至于利益交换条件嘛,开明王直接挑明了,底线是可以牺牲充国的利益。

充国本就是巴国分裂出来的小国,与巴国同根同种。只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蜀国这些年来一直把充国当枪使,支持其与巴国不断杯葛,使之成为巴蜀之间的缓冲地带。

现在蜀国都危急如此了,充国什么的,牺牲就牺牲了吧,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国土。

其二,命令蜀相别元邦为援军统帅,紧急在蜀国腹地新征军卒五至八万,同时征集粮草军需,迅速组队完成,支援涪城前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