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第362章 碎玉寓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62章 碎玉寓理(1/3)

被楚王的王者之风极度震撼了一回的穿越者,接着就被韩侯的指鹿为马给结结实实上了一课!

俱酒去意已决,准备见一下沈无损,收了韩侯的宣抚物资后,拍拍屁股走人。

正当此时,军卒禀报:太子府执事申不害求见襄城君。

什么?申不害?!

俱酒一惊,这位战国法家的代表人物已经登上历史舞台了吗?而且丝毫没有受到自己穿越的蝴蝶效应影响,仍然稳稳当当地落到了韩国。

法家渊源很深,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早期被称为“刑名之学”,后人把有过类似思想的管仲、士匄、子产、李悝,甚至吴起者划归法家。

一直到商鞅、韩非子,成为法家的两座高峰。但申不害也是法家的重要人物之一,并且在韩昭侯时期主导了一系列变革。

商鞅的主要成就是进行了成功的变法,所谓“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

韩非子的主要成,是对历代法家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总结、综合,撰写了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

法家讲究“法、术、势”,申不害的主要贡献是“术治”。概念讲起来太复杂,大概理解,“术”是君主的专有物,是驾驭驱使臣下的方法,是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法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尽管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仍然没有离开法家的影响,实际上执行了“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

“外儒内法”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简单理解就是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却依赖法家的思想,彼此糅杂,形成了优势互补的统治之术。

直到现代社会,依法治国才又重新成为国家治理的主导,但以德治国仍在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俱酒将被憋了很久的沈无损和申不害同时请入府中,反正他俩主导一个意思,宣抚!

老沈心惊肉跳地将韩侯的君令传达了一番,并将不菲的奖赏清单双手奉上,小眼睛眨巴眨巴、可怜巴巴地看着襄城君的反应,生怕被这位小封君一怒之下给“咔嚓”了。

俱酒不置可否,却将头转向了申不害:“申先生此来何为?”

对申不害这位法家大拿,俱酒还是有心结交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