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不老」

第110章 竹制突火枪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0章 竹制突火枪(1/6)

正想吃个团圆饭,外面来报,梁太尉的侍卫传话,叫立即进宫,在宫门口汇合。于是,叫厨子打包盒饭,带了两份,其他侍卫各自带了盒饭,匆匆上马,边走边吃。走到半路,见梁太尉的轿子就在前面,便策马前去,问他吃饭了没有,梁太尉说:“接到陛下口谕,立即就走,哪里顾得上吃喝?”

我便取出一盒盒饭,叫梁太尉路上吃。梁太尉笑道:“李帅真是心细之人。”接过盒饭便吃起来。

我也在马上端着盒饭吃起来。行伍之人,练就了在马上吃饭、马上睡觉的能耐。也不管什么个人形象、路人目光。难道为了什么莫须有的形象便要饿肚子不成?

终于吃完了,也走到了宫门跟前。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装,然后紧跟着梁太尉进宫面圣。当我们进入宫殿时,李公公微笑着出来迎接我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亲切感。进入殿内,我看到太师宿元景也在,他的神情严肃而庄重。我们齐声高呼万岁,声音在殿内回荡。然后,皇上赐座,然后,我恭恭敬敬地向宿太尉行了一个礼,行礼之后坐下来,静静地听皇上讲话。

果然不出所料,皇上的话语中提到了参知政事王黼弹劾宇文虚中的奏折。赵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和严肃,他问道:“三位爱卿,对于宇文虚中一事,你们有何评价?”皇上的问题如同沉甸甸的担子压在我们身上,我能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梁太尉微微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回答。宿太尉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的嘴唇轻动,似乎想要说话,但又犹豫了一下。我静静地坐在那里,脑海中飞速地思考着,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重大,必须谨慎对待。宿太师奏道:“老臣以为,王黼言过其实,恐无证物,此种说辞便如童贯、高俅所言当年妖言惑众,难以服众。”

赵佶问道:“太尉以为如何?”

梁太尉答道:“臣附议。宇文虚中若不是忠臣,则大宋再无一人是忠臣了。”

赵佶惊讶道:“难道太尉以为,宇文虚中比太尉还要忠诚?”

梁太尉答道:“若论忠诚,难分伯仲。但抵御外敌,宇文虚中胜过师成许多。”

赵佶笑道:“太师、太尉如此说,宇文虚中便不可调离京师?”

宿太师奏道:“宇文虚中是柱国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梁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