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股市」

第102章 要让监管长牙带刺,要让严厉的处罚常态化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02章 要让监管长牙带刺,要让严厉的处罚常态化(1/2)

要让监管长牙带刺,要让严厉的处罚常态化

自9月初以来的100天里,已有43家a股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包括违规减持、“蹭热点”、“忽悠式回购”等一系列影响市场平稳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焦点案件均被纳入其中。这被舆论认为是监管“长牙带刺”的重要表现。

让监管“长牙带刺”,这无疑是市场的一大心愿,也是监管的努力方向之一。毕竟一直以来,监管因为软弱而受到市场的诟病,投资者期待着监管能够“长出牙齿”,能够长出硬刺,咬向或扎向违法违规行为,让违法违规者能够痛入骨髓。尤其是在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之后,市场更期待监管以强硬的面目出现。更何况近年来,管理层一直强调对违法违规行为要“零容忍”,要严厉打击,因此,让监管“长牙带刺”也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不过,从100天有43家公司被立案调查的数据来看,这其实只是一个很常规的数据。根据证\/监\/会的通报,2022年全年,证\/监\/会稽查部门共办理案件603件,其中全年办理内幕交易案件170件、办理操纵市场案件78件、办理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03件等。因此,从立案调查的数量来看,100天立案调查43家公司,这并不是一个很出彩的数据。而且立案调查也不是越多越好,市场期待的是,在监管部门的严厉监管下,股市无案才是最好的结果。实际上,要让监管“长牙带刺”,这三方面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是要做到“应查尽查”,不能让某些违法违规者成为“漏网之鱼”。这其实也是“零容忍”的重要表现,即不能容忍股市里任何的违法违规,真正做到有违法违规行为,就有监管者立案调查的跟随。在这一方面,立案调查并不以数量为优劣,并不是立案调查的数量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应查尽查”,不能让某些违法违规者心存侥幸,逃避法律的制裁。

打个比如来说,执法部门在100天时间里立案调查了100家公司,但仍然还有少数漏网之鱼,那么这样的执法仍然没有做到“应查尽查”,仍然没有做到“零容忍”。相反,如果是在100天的时间里立案调查了50家公司,但却将这个时期的违法违规者“一网打尽”,那么,这样的监管就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喧嚣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