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婆回五代」

第69章 轰天雷过黄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9章 轰天雷过黄河(1/3)

但李继岌懂。

李继岌的想法不一样。

兖州与濮州隔河相望(韩胄的治所在今济宁,但辖区可不是现在的济宁),如果子弟军现在一鼓作气,渡过黄河,占领兖州,对将来攻取整个山东、河南,意义非常。

救不救张万进,倒是无所谓。

但这个重镇,必须拥有。

军帐内,李继岌与团以上将领议事。

李继岌说道:“我军前往兖州,要紧之处一个是过河的战术安排,如何减少伤亡,上岸后,如何排兵布阵。

大家知道,我们的子弟军成本高昂,死伤不得;

另一个是后勤,船从哪里来?要不要船工辅助。”

在座的有谁呢?

军长周光辅,两个师长李从重和李彦图,亲卫石敬瑭和李绍荣。

李彦图说道:“黄河以北的河东、河北与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之间,有三个渡口:黎阳(今河南中某县,古称官渡)、濮州(德胜渡口,宋朝称澶州)和杨刘(今山东东阿杨柳镇),兖州在濮阳正东,恰在濮阳与杨刘之间,构成一个黄金三角地区。

如攻取兖州,便可在黄河南岸控制两个渡口,其利甚大。”

李继岌皱眉道:“你想说什么?”

李彦图见李继岌不悦,硬着头皮道:“末将只是想强调兖州战略意义重大,即使有所伤亡,也是可以接受的。

自古征战难免伤亡,世子如太过爱惜军士,那是没办法打仗的。”

李从重是子弟军的创始人之一,那些士兵可是他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甚至大部分都能叫上来名字,自然与李继岌感同身受。

李从重说道:“子弟军悍卒培养不易,不能与普通军士相比。

世子的意思,就是要在战术上想办法,不要硬打硬冲。”

李绍荣是猛将,自是觉得麻烦,说道:“我们就在濮阳渡黄河。

寻找小船,将士们用陌刀划桨,快到河岸时拿轰天雷打头阵,梁军必然抵挡不住。”

石敬瑭也补充道:“李师长的办法可行。

在船上时,士兵头顶盾牌或木板,抵挡对方的箭矢即可。

到了河岸滩涂,再扔出轰天雷。”

周光辅说道:“我们可以同李副总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带着老婆回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