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水浒」

第二百一十七章:国有私有(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国有私有(二)(2/6)

盖的分配方案,武将们自然高声叫好,他们自己可以分到土地,军中受伤的退役士兵也有了安身之所,自然大力支持。

文臣也有土地分润,也没人反对。

这就是新生皇权的好处,新崛起的势力团体大都是一群穷光蛋,土地改革并不触碰他们的原有利益,相反,他们还鼓动支持进行改革以分润好处。谁敢阻拦改革,他们就敢动刀杀人。

王莽这种文人,幻想通过不流血的改良来实现梦想,本身就是一种文青病。他自己的家族和他的那些支持者们本身就是大地主,王莽固然情操高尚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救助天下百姓,但是他的家族和政治盟友们不想啊,结果支持者都变成了反对者,王莽最后成为孤家寡人,凄惨落幕。

所以,晁盖现在是一手拿刀,一手拿蜜。用刀砍倒旧势力,用蜜培养新势力。

这样一来,就不是晁盖一人孤零零的挑战旧秩序,而是晁盖带着一群兄弟与旧势力搏斗,胜算就大多了。

至于将来屠龙者变成新恶龙,新势力堕落为旧的卫道士?那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阻止。

一个只有不足百年寿命的人类,担心几十亿年后太阳风暴会吞噬地球,从而忧心忡忡的吃不下饭,那就过分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管他百年之后洪水滔天,我只争当前辉煌耀眼!

之后进行第三项议题:舆论宣传。

虽然田地分配的方案获得了文臣武将的大力支持,但将土地收归国有,在土地高度私有化的大宋,名声还是有些不好听。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太监杨戬搞出来的“西城扩田所”。

从大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大宋朝廷就不抑制土地兼并,所以到徽宗时期,全国九成的土地集中到了大地主们的手中。而这些大地主在巧取豪夺的时候,手段都不会那么合法,手续自然不会很完备。

于是杨戬就抓住了这个漏洞,让大地主们拿出地契,拿不出来就说明土地不是你的,就得收归王室所有,成为公田。杨戬通过这样的手段,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也就是343万亩地。让一直因为修仙炼丹资金紧张的徽宗有了一大笔收入,因此一路提拔。

杨戬这种收集公田的行为,被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群起攻之,斥责其“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天命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