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编的那些事儿」

第445章 一个小公务员的日记43:“哲学硕士拟聘为火化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45章 一个小公务员的日记43:“哲学硕士拟聘为火化工”(1/3)

海南的同窗向我分享了一个链接,浏览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01

广州市民政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公告:刘某,一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即将担任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的遗体火化工职位。

与刘某一同被公告的还有两位,他们分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

此消息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作为正处级的事业单位,此次计划招聘5名员工。尽管岗位吸引了众多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申请,但该中心特别强调了该职位是带编制的。

这不禁让人感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编制始终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02

我亲戚的孩子,2022年大学毕业,虽然不是来自985或211高校,但也是省内的知名学府。当时班级共有51名学生,毕业两年后,仍有17人未找到正式工作,而在那些已经就业的同学中,有4人选择在省会城市送外卖。

我并不是说送外卖的工作不好,我相信这些孩子当初满怀梦想和希望进入大学,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一定曾经满怀憧憬,向父母承诺过毕业后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面对现实的残酷,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选择先生存下来是合理的,也是明智的。尽管这些工作看起来并不光鲜,但总比逃避现实要好。

03

即便如此,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生选择成为火化工,这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

父母。

如果刘某出身农村,那么他的成就无疑是家族的荣耀。他的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无比自豪,甚至可能多次到祖坟前感谢祖先的庇佑。

然而,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孩子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殡葬行业,他们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可能会因此而感到沮丧和失望。

同学和朋友。

18年前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除了电话和人人网,了解他们的近况并不容易。如果不主动去了解,很少有人会知道你的近况,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失联多年的同学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重新建立了联系,甚至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入编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