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编的那些事儿」

第402章 公务员招录年龄调整到40岁,没那么简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02章 公务员招录年龄调整到40岁,没那么简单(1/3)

近日,河南、山东等地调整公务员招录年龄至40周岁。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地区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人才干部也放宽年龄限制。这些新闻释放了对中年人的善意,毕竟现在职场中年危机年龄不断提前,35-40岁的中年人在职场上处境艰难。

但仔细看过招考公告后发现,招录年龄放宽至40周岁针对的是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并不适用绝大部分的普通社会考生。

公务员招录年龄放宽,对整个社会其他企业起到的是引领示范作用,有其正面积极的意义。但深究一下,会发现象征意义更大一些。

01延迟公务员招录年龄无法解决就业矛盾。

虽然不得不承认,延迟报考年龄,确实降低了报考门槛,扩大了报考范围,给了35+人群备考希望。但是相较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每年的公务员岗位数量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就业还是得依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公务员岗位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放宽报考年龄,本质上只是把年轻人就业的蛋糕分了一部分给中年人,却无法解决就业矛盾,随着报考人群的扩大,公务员考试只会更卷。

02延迟公务员招录年龄面临管理难题。

若是40岁才成为公务员,可能你的领导比你都小一轮。以后一个40岁的新人入职,态度特别好,但是啥也不会做,还要从头学起,27、8岁的主管领导怎么来管理呢?靠道德吗?还是靠素质?这是个管理难题。毕竟目前在体制内,由于各种原因,很多40多岁的人已经开始躺平了。

03改善劳动者待遇才是解决之道。

公务员工作稳定,能严格执行国家节假日制度,各项福利待遇能得到保障。相比之下,在企业工作,加班是常态,劝退中年人更是家常便饭。企业医保社保一般也按最低标准缴纳,公积金、职业年金覆盖面也不广。因此,大家才拼命考公,往体制内挤。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作为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有关方面,必须认识到改善劳动待遇,保障劳动者权益,让体制内外的工作人员都能安居乐业,不再焦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于职场人而言,“35岁”乃一道坎,当抵达这个岁数之际,众多人皆会面临职场危机,缘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入编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