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编的那些事儿」

第332章 公考在申论里“偷字”,拿不了高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332章 公考在申论里“偷字”,拿不了高分(2/2)

。但申论采用的是电脑阅卷,标点符号位置不当带来的阅卷体验感,有时候比要点本身还重要。

尤其是在申论大作文里,“偷字”本身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大作文的字数要求通常是1000-1200字,考生不管标点符号占不占用一格,只要最后落款在这个字数区间内,基本没人会追究。

因为阅卷时间有限,没人会有功夫数着标点符号去换算实际字数。但“偷字”对卷面整体观感的破坏是灾难性的。规范的标点符号位置本身就是出于美观的考虑,而美观是申论最大的隐形分。

“偷字”反映基本功

申论作答擅自调整标点符号位置,看似是组织作答的灵活调整,实际上是考生基本功不够扎实的体现。

有些考生从备考阶段就没有动笔的习惯,组织作答仓促,动笔就后悔,后悔就硬凑,一凑就失去了对作答字数的掌控。

还有的考生抗拒深度思考,在惰性思维下试图尽可能多的摘抄材料踩点。但申论作答字数限制不是凭空来的,最简洁全面的作答字数基本上就是限定字数,这也是出题人反复揣摩的结果。

换言之,申论“偷字”或者空格本身就是偏离标准答案的表现。超出字数限制反向证明了考生归纳概括能力的不足,“偷字”在申论阅卷者眼里就是自爆短板的行为。

申论与其在作答上耍小聪明,不如从基本功做起,深思考、找逻辑、列提纲、慢下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入编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