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编的那些事儿」

第291章 为什么招考限制越多,表明这个县市区越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291章 为什么招考限制越多,表明这个县市区越穷(2/2)

假的发展愿望,是罪魁祸首。

三,刻在骨子里的排外。

字如其人,言如心声。

每个县城里面,领导干部开会,一些地方领导,讲得最多的是方言,虽然作为国家机关,讲普通话有明文规定。

但是,县城里面不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事情,还真不在少数,变相执行的就更加数不过来了

好比一些“土司”,县城里面看待外地人的态度是一致的,比如出租车司机会宰人,小商贩会见人涨价,至于体制内表现,可参考文章标题。

四,发展质量并不高。

穷,是这类县城的又一大特征。

经济长期垫底,是地方保护主义一大恶果,越是穷的地方,外地人就越难进入,即使有些人进入了也不能真正地融入。

长期的经济疲软,进一步促进对外地人的排斥态度,外地人来了也会不习惯,有一些专业人才也发挥不了最大的作用,因为别人根本不重视。

体制内,首先讲究的是上下级关系,摆在第一位的是什么,大家都懂。其次才是你个人的能力特长,培养一个人可能难,埋没一个人那太熟练了

文章结语:这是地方权力保护的牺牲品,陷入僵局而无限循环,限制是一种对策,更是一种传统,最好的破局方式就是不要入局。若是不幸入局了,最后的方式就是早点离开,或考走或商调。要是这类路也走不通,那就只能说服自己,自己选择的路,含泪也得走完走漂亮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入编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