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编的那些事儿」

第170章 事业单位干部可以转为公务员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70章 事业单位干部可以转为公务员吗(2/3)

长是什么职务?是领导吗?

先介绍一下股长的概念。

所谓的股长,一般只存在于基层机关之中,指县直机关、乡镇街道的中层负责人。

例如,县税务局下辖征收服务股、纳税服务股等内设机构,乡镇街道下辖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县市场监管局下辖若干个市场监管所,这些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的负责人就是股长(股级干部)。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我国领导职务的起步层次是副科级。

也就是说,副科级以上才有资格称呼为领导干部,股长虽然担任一定的职务,但并不属于公务员领导,仍然只是一名普通干部。

之所以专门设置股长这一层级的职务,是因为我国的各级党政机关一般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将在职的公务员分为领导干部、中层干部、普通干部三个层级。

县直机关、乡镇街道本身是正科级机构,领导是科级干部;中层机构要低于科级,又要和普通干部有所区别,就创造出了一个“股级”的概念。

在基层,股级职务都是由编办进行核定的,职务名称、职务数量会在“三定方案”中进行明确,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再介绍一下股长的管理权限。

由于股长达不到副科级干部的标准,不属于县管干部,仍旧由所在的机关单位自行管理。

例如,市场监管所的所长由县市场监管局自行管理,街道的党建办公室主任由街道自行管理。

只有晋升为副科级干部之后,人事管理权限才会上移到县委,交由县委组织部日常管理。

然后介绍一下股长的任命程序。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股长一职自然是由所在机关的党组(党委)进行任免、调整,例如市场监管所的所长就由县市场监管局党委进行任命。

股长虽然不属于领导干部,但是任免程序也会参照领导干部的步骤进行,一般也有“动议、民主推荐、考察、党组(党委)会议讨论决定、任前公示、发文任命”这一系列流程。

当然,股长的任免没有那么正规,不是大批量轮换干部的情况下,“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这三个步骤会进行适当的简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入编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