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

第191章 亚洲日报(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91章 亚洲日报(上)(2/3)

个叫宋羽兮,一个北方逃难过来的书生,不过这个书生比较年青,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左右,也在学校学习了近大半年时间,思想比较开放,家中也只有他一个人,对明朝的统治非常不满。这两人作为宣传部的两个副部长。李时之反复研究了两人的个人档案,最后确定了宋羽兮作为《亚洲日报》的总编辑,由他才主持《亚洲日报》的日常工作。李时之交给宋羽兮第一件事就是筹建《亚洲日报》出版社。宋羽兮这小子也有两把刷子,上任第二天就向李时之提交了筹建方案,李时之看了后与宋羽兮交流了一下,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完善就进行了批复。昌化县的公示栏中就出现了一则招聘信息:亚洲军宣传部招聘编辑10名,对年龄、家庭、长相都没有要求,只要求思想端正,服从领导,能认识汉字3000个,能熟练用白话文写文章,主要工作是审查别人写的文章,月薪50个银元。月薪50个银元,就是白银50两,这基本上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这一则信息在几天后又在亚洲军的控制区相继出现,引得南海州的读书人趋之若鹜,这是亚洲军第一次直接面向明朝读书人招聘人员。自从王佑安控制了琼州后对这些明朝的读书人都是置之不理,这些人不能到北方应考,又不能在本地为官,这些人也生活得非常困难。王佑安的人才都是从自己学校培训出来的,并且多是用小孩,前期以发展经济为主招收的人主要是工人或是有技术的人员,从来没有招收过文字工作的人员,也导致这些人员在社会上大量积压。

不到半月,在昌化《亚洲日报》临时办公点就有了一千多人报名,宋羽兮让人把这些脏兮兮的梳着长发,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全部安置在几个宾馆里,提供了食物,并告诉他们在十天后统一考试。这些读书人都非常满意,很多人很是得意,有人说:“王佑安这个武夫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马上打天下,治国还得读书人。”也有人说:“王佑安这是要开科举了,招贤纳士,是不是有不丞之心。”甚至有人大喇喇的跑到总部大楼前去要求面见王佑安,要献治国平天下之策,当然他们没见到王佑安。当他们在外面大闹时就见到了近卫军的枪托,回到宾馆就大骂王佑安粗鄙,扬言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但第二天他们还是忠实的到指定点领取食物,引来了周围一片嘲笑声。林羽兮终于忙完了手中的事,在第三天来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