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一零零章 黄州的“鱼美”与“笋香”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零零章 黄州的“鱼美”与“笋香”(1/5)

元丰三年。

正月初一。

苏轼离开京师,动身前往黄州。

后来,黄州有位叫潘丙的进士告诉苏轼说,真怪!苏公刚接到任命要来黄州时,黄州人并不知道这一消息。可有位自称神仙下凡的乡野村妇,当时身披茅草与树皮,手拿一根筷子,由两个小童搀扶着她,下降到州中侨民郭氏家中,和人交谈时声音极为洪亮,且很会作诗。

她说,“苏公”马上就要来到这里了,很遗憾,我却来不及见他。

果然,在一个月后,苏轼到达黄州的当天,这位神仙恰好有事事先离去了!

这是苏轼在自己所作的《子姑神记》里的记载,当然,这些传闻在当今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我们需要来说一下,苏轼一行在从京师到黄州路上的一些情况。

从京师开封府东南要走水路三百一十里,便到了陈州。

到了陈州,大表哥已经于上年的正月二十日作古,迎接苏轼一行的是文与可四子文务光(字逸民),小文按辈分该叫苏轼表叔的,但同时他又是苏辙的女婿,所以更是亲上加亲。

正月十一,子由从南都(今商丘)来到陈州来与哥哥相见。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当时的南都在陈州东南二百八十里,苏轼罢徐州任赴阙时,曾与子由相会于陈州,如今不到一年,已是物是人非。

看到风尘仆仆的弟弟,苏轼知道子由不放心自己,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吸取血的教训。“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在陈州的相会的短短三天时间里,作为兄长,苏轼还得要作诗宽慰一下自己的弟弟。

苏轼在陈州所作的长诗《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中,在后世毕生研究苏轼的清人王文浩看来,通篇流露出的兄弟之情,“移作他人兄弟不得”。

十四日,苏辙返回南都,他还要回南都收拾一下家当,将要赴筠州任。

小文则带着酒后将要离开的表叔苏轼来到陈州城外的河堤上,“醉行堤上散吾愁”,此时的苏轼尚未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二人一边走,一边回忆着文与可的生前往事。

小文还带苏轼看了他父亲的飞白书,看后苏轼很是吃惊。

他说,以前见过表哥的诗歌与散文,后来还见到过他的行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