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九十一章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题卷恩师张方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题卷恩师张方平(1/5)

黄庭坚,与苏轼的关系亦师亦友,如今正教授北京国子监。

我们前面说过,此人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既是李公择的外甥又是孙莘老的女婿。老李与老孙又都是苏轼的老朋友,所以说,黄庭坚与苏轼的结识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宋朝的北京就是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为了抵御辽国南侵而由宋仁宗钦定大名府为北京,升大名府为北宋的陪都,也就是北京大名府。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成性得,于诗尤高,其书法方面的造诣颇深,且自成一家。苏轼在外界对于他的推扬汲引,如恐不及。

苏轼最初是在孙莘老座上见到了黄庭坚的诗文,当时就非常惊奇,认为不是当代人所作。后来,在济南拜会李公择时,看到了黄庭的更多的诗文后,才对于此人出群超众、不着尘埃的超然物外之气,有了更深的了解。

进入溽夏,黄庭坚寄来了自己的《古风》二首,适逢苏轼的家人有人卧病在床,所以也一直没有回复。直到秋暑之时,苏轼才将黄庭坚借物寄情、深得古人意旨的《古风》二诗郑重拜读,并且以自己不算是古诗人为名,较为谦虚地唱和了两首寄回。

苏轼此举也许是率性而为,我们知道,每逢“诗逢知己”之时,苏轼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次也不例外。坏就坏在这种“率性而为”上了,苏轼的这两首所谓的仿古风之作,又被不久后的“乌台诗案”给盯上了。

在《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诗中有“佳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被指为是讥讽当今的小人都胜过君子,如稂莠(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之夺嘉谷(古以粟为嘉谷)。

而“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兹时不少暇,俯仰霜叶黄。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傍。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被指为讥讽那些朝中新进的小人,就像夏月时的蚊蝇纵横,而到了秋凉时节就会偃旗息鼓、自生自灭。把黄庭坚比作是蟠桃,再把自己比作是桃李,又借《诗经》中的“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来讥讽当今进用之人,都是些小人。

不得不说,按照现在的说法,苏轼的“低情商”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