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八十二章 相看恍如昨——兄弟二人的齐州重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相看恍如昨——兄弟二人的齐州重逢(1/5)

熙宁九年。

腊月间,天遂人愿的继任者孔宗翰到任,真到了要离开密州的时候了。

“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水,遮日向西秦。”离密前,苏轼不禁要故地重游一番,还分别作诗留别了东武的流杯及雩泉,以及释迦院的牡丹,并把这些留别诗呈给了自己的好搭档——密州通判赵庾赏读。

走前还有一件事要办,那就是他曾上疏为密州当地人王述请荫子,也就是为王述的儿子求官,如今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再提携一下已经是官差的王述之子。

王述原是密州府衙的都巡检,字重班,是庆历年间的名将王仲之孙、王咸之子。因为王咸被盐贼李小三所杀,其子王述不肯发丧,亲手抓住了杀父的仇人,开膛挖心祭奠亡父之后,才为其父穿上丧服。

正是由于这件事,王述因为违反了法度,所以其子不得因荫庇入官。

苏轼觉得,忠孝是臣子的大节,滥杀是武夫的小过。舍小过而取大节,也是先王的一贯主张。王述的儿子王璋,不仅武艺超群,慷慨而有父风,而且还十分敬畏各项律法,早前英宗朝已特许过王述可以荫子。

如今,王璋正在湖州知州滕元发的手下巡盐,苏轼去信想让老滕好好考察一下王璋的品行及能力,若是没问题可以适当重用一下。

在密州时,苏轼还曾尝试过用当地的土米造酒,但是索然无味。

离密前后,当地人将苏轼的画像置于城西的彭氏园中,每逢岁时拜谒。“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当苏轼一行西行经过常山时,山中的儿童还向苏轼询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有人说,密州时期,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一段时光。其身处欲进不得、欲罢不能的矛盾与痛苦之中,他把对人生苍凉与无奈的体验,都化转为对亲人深沉的思念。

广为流传的“密州四曲”,有两首曾为思念亲人之作。《江城子》追忆亡妻,面对与爱人的阴阳两隔,他感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起未能相见的弟弟,他写下《水调歌头》,两兄弟相距不远,却始终不能团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行经过密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的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