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四十六章 欧阳修退休,司马光外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欧阳修退休,司马光外任(1/5)

贡举之事稍事平息后,朝廷里传来消息:

司马光老先生自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转而出知许州(今河南许昌)。

走之前,老先生出于自谦,同时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谦,他临走给朝廷里投了一枚烟幕弹。使得在京师任上正过着惴惴不安、苟且偷生的苏轼,突然间打了个激灵。

原来,司马光上书神宗皇帝说:

我这个老朽啊,算是个庸才!其才能远在群臣之下。先见之明不如吕诲,公平正直不如人家范纯仁、程颢,用于谋断又不如范镇!

这还不算啥,下面的话才是压轴的:

老夫我惭愧啊!朝中的苏轼及孔文仲本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臣僚,都敢不躲避陛下的雷霆之威与王介甫的虎狼之怒,屡次上书对策指陈朝廷的得失和王安石的荒唐。凌然正气、视死如归,对于自己的政治前途丝毫没有放在心上!——老夫我远远不如人家苏轼和孔文仲啊!

从司马光的话里话外可以看得出,司马老先生对于苏轼的偏爱之情。

不过,在王介甫当政狂推变法之时,反对新法的苏轼,自然是被排挤在权力圈之外的。所以这次司马光老先生的夸赞,虽然是老先生真心地抬举苏轼,却使得苏轼像被放在聚光灯下一样,如芒在背的感觉实在是始料未及。

其实,孤独愁闷的苏轼,在等待外任的日子里,作为汇报,他也在做着一件与司马光家族有关的善举(说媒)。

事情是这样的:

司马光膝下本来没有儿子,后来从他亲哥哥那里过继来一个侄子,作为后嗣,取名司马康(字公休)。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司马康的老婆却早早地病逝了。

巧的是,苏轼的堂哥们下辈有几位侄女,皆待字闺中。

于是,苏轼给堂哥(具体哪一位堂哥,没有确切的证据,据孔凡礼老先生考证,可能还是苏不疑)去了一封信,想让堂哥物色一位年龄相当的侄女给司马康做继室。

但是,司马光是朝中重臣,想联姻的官府之家自然不少,听说有潞公文彦博(历仕四朝,出将入相)、邵亢(字兴宗,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开封府知府)等富贵人家已抢先向司马光老先生求过亲。因此,苏轼想让堂哥赶紧把条件符合的侄女的年龄信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