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十八章 宋知府出马,苏签判祈雨得喜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宋知府出马,苏签判祈雨得喜雨(1/5)

古凤翔府有八处景观,苏轼自然都不会缺席。

游览作诗之余,苏轼还充当了导游的角色,这与当下的领导干部推介属地的景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但是苏轼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却早了我们将近千年。

《凤翔八观》诗其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多数人认为是介绍了王维与吴道子两位画家风格的不同。吴道子虽称画圣,但与文人气息不通。王摩诘称不上画圣,却与文人气息相通。自宋元以来,文人士大夫画者,仿效摩诘者有之,但传吴道子衣钵者,则绝无其人也。

苏轼画竹,其实是源于王摩诘。

若读了《凤翔八观》组诗中的《王维吴道子画》这首诗,就会感知出苏轼不仅咏之论之,并已摩之绘之。自从与其老表文同(字与可)相遇于岐下,自此苏轼的画技日进,而发源则也是此诗也。

所以说,《王维吴道子画》这首诗乃画家的一本清账,若是文人中的长于绘画者,如米芾、吴镇、黄公望、董其昌、王时敏之流读之,即无不瞭然胸中矣。

苏轼曾不遗余力向世人推介的凤翔八观分别为:石鼓歌、诅楚文、王维吴道子画、维摩像、东湖、真兴寺阁、李氏园和秦穆公墓。

苏轼此时的文章愈加为人传诵。

欧阳修读了苏轼新作的文章后激动地说,往时作四六(指散体)者,多引古人语及广引故事,以炫耀自己的博学,而不思述事不畅。近时文变体,如苏氏父子(其重心自是苏轼)以四六叙述,委曲精尽,不减古人。自学者变格为文,迨今三十年,始得斯人,不惟迟久而后获。实恐此后未有能继之者尔。自古异人间出,前后参差不相待,余老矣,乃及见之,岂不为幸哉!

欧阳修为天圣八年进士,九年任西京留守推官,多年来与尹沫、梅尧臣切磋革新诗文。

嘉祐七年正月,苏轼在凤翔府上了《凤翔到任谢执政启》。

正月初十,苏轼作了一首和诗《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寄给了苏辙,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思念之情。

二月初五,朝廷有诏令命各郡吏分别到自己的属县减决囚禁。苏轼被分到凤翔府下属十县中的四个县:宝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