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往事」

第一章 苏轼有多少个名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章 苏轼有多少个名号(2/4)

称,仅是北京某非重点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但深得钱钟书之垂爱,被中华书局奉为座上宾。身在民间,却堪称学术上的“无冕学者”。黄太史(黄庭坚)有诗云:唤取谪仙苏二来。“谪仙”的原意是指谪居凡间的仙人,在中国古代,但凡说起谪仙,大家首先就会联想到我唐代大诗人李太白。而在黄庭坚的眼里,世上的谪仙不止一位,最起码还有他的老师苏轼。

至于黄庭坚与苏轼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以后我们要说的,与苏轼交往的人凡品极少,黄同志绝对是个大咖。但今天我们的“政治任务”是,要弄清楚苏轼的“行九二”究竟是什么一个意思。

“济南先生”李方叔(李廌),也是一位“先生”,类似于今天的冰心先生、老舍先生那样的大家,但也是苏轼的学生,此人有一首诗名叫《读小苏先生九三文》。由此可知:苏轼是行九二,因为小苏即苏辙,苏辙行九三,苏轼自然就是行九二了。

众所周知,我国南宋诗人陆游也是苏东坡的铁杆粉丝中的一员,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叙及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62岁高龄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之前,曾与弟苏辙相遇于梧、滕(均属今广西省)之间,轼曾呼弟辙为九三郎。

最终就连孔凡礼老先生也大感疑惑:此九二、九三不知是否为第九十二、第九十三之意呢?

然据《苏氏族谱》,四川眉山苏氏属于苏洵曾祖苏祜一枝者人数其实并不多,最后孔老先生只能似是而非地推断苏轼的“行九二”大约是在全族中的排行而言。

扯了这么老半天,没有他意,主要还是想交代一下主人公的渊源。

当然这也是国人为名人立传的规矩。

古人的礼仪繁多,我辈难以悉数通晓。在三苏的学术研究这一问题上,孔凡礼若称第二,估计当今天下谁敢称第一的人也会有点难为情。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不是非要在此“掉书袋”,着实,作为后辈的我们,但凡喜爱苏轼的人士,都有责任在前辈踏出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喜爱以及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后辈们正在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未来可期,苏学的光辉将会更加灿烂地照耀着这个世界。

苏轼一生还有很多号:

东坡、东坡居士、老泉山人、铁冠道人、戒和尚、玉局老、眉阳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东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