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黄土地」

第97章 惠风和畅(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97章 惠风和畅(一)(1/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几年后,祖辈打拼在黄土地的人们,个个家中的粮食囤子都装得满格登登,家家都有了隔年粮,不再为吃食发愁了。到八十年代中期,延州县在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之后,根据地区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文件精神,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12个主导产业,几乎现有的每种产品都成了主导。有烤烟、果、羊、薯、鸡、黄花菜、小米、鱼、水稻、猪、牛等。城关的主导产业是烤烟和苹果。

既然党的政策明确了,允许发展个体经济,刘立本当然不会放过这百年难遇的发财机会。既然和亲家已经说死了种烟,种烟就种烟,一切随亲家就是了。

刘立本于是跟着高明楼两人去了一趟甘肃庆阳,买了十来亩地的烟籽,他俩家每家种了五亩,德顺老汉也种了半亩,还给其它相好的也匀了一点。

刘立本把和亲家一起贩回来的百八十斤旱烟,和马拴赶了三五次集就把烟卖完了。利润不薄,刘立本一看这事能弄,便又和马拴两人去了一趟甘肃庆阳,做了一次更大的买卖,第二次贩回的旱烟明显比上次多。

对农家人来说,种烟也算是一料子庄稼,一切都得按着路数来,整地施肥,适时下种育苗。

德顺老汉在生产队废弃饲养室的几个破窑里培育烟苗。

过完年,德顺老汉帮就着高明楼整理烟地,去年冬里追的底肥是羊粪。整好地,清明过后,等到气温超过二十五度时,紧跟着就组织人移苗,移栽时注意带肥,带土,带水,带药(敌百虫)。育苗移栽的那几天,高明楼请了十几个人,中午吃饭都在地里,高明楼满心欢喜,跑前跑后指挥着,他感觉又好像回到了农业学大寨的那阵子。

苗安好后,高明楼还在自己地顶头的一棵大枣树下搭了个小茅庵,德顺老汉有事没事就呆在里面,帮着明楼照看烟苗。

两月过后,高明楼的烟苗长得和莴苣一样,谁见谁爱。至于刘立本务的烟那真是好的没得说。

夏至过后的一天上午,德顺老汉和高明楼在烟地庵子里,一边吸着烟,一边谈着未来的日子。

高明楼刚才把烟地走了个遍,看着起身的烟杆,烟叶长得像芭蕉叶,高明楼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根植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