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黄土地」

第58章 融入生活(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8章 融入生活(二)(1/3)

明朝有一位叫陈继儒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小窗幽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是说读书人的心境超然,看着春风不喜,看着秋风不悲,看着冬雪不叹,看着夏蝉不烦。这也正是加林这一时期真实生活的写照。从去年加林被遣返回村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加林的情绪低落到人生的最低点,但他没有就此而消沉下去,劳动之余,他就手捧书卷,鼻嗅墨味,眼睛看着文字,大脑在转化着各种文字符号的深刻含义,有时嘴巴还会跟着诵读。他常常趴到小炕桌上笔不离手地写着,直到深夜,好在母亲每天晚上都给加林的油灯把油填满。干完农活,加林就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读书的最高境界对他来说就是想读而已,因为读书不再是他走向仕途的桥梁,也不是他商船上的指南针,他就喜欢嗅书中带墨的气味,读书是出于他对生命的渴求,同时也是他生活的一种方式。

加林阅读的范围很广,他读小说,便在书中找那些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那可爱的人,那可亲的人,那有情的人。他读佛经故事,便可以把今天的忧愁甩向明天,还可以把现实的痛苦推到遥远的彼岸。读史书,知兴替,以史为鉴,他可以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使他的精神世界得到透析,他可以体味庄子的逍遥,去寻找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可以像谢灵运那样寄情于山水。就加林而言,读书不仅在读,而是如同在和古代最高尚的先哲们通过书的媒介,进行历史和现实的促膝谈心,交流思想情感;或同他们携手共游,飞越无数迷人的仙境和神奇的国土。在阅读的过程中,贫穷与华贵,高尚与卑微,都能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容身的破窑和入住富丽的华堂都远循于遥遥的虚无间;心中积郁的块垒与茫然,都溶解于春色秋波之中,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有形的生命仿佛是一株鲜艳的山丹丹,在阳光地带茁壮成长。因为加林的社会地位低下灵魂孤独,他只好寄心于书卷之中,游影于青灯之下。

加林一拿起书报就入了迷,母亲不知什么时候,把晚饭放在了炕栏石上,他都不知道,就在母亲又返回向他要碗筷准备刷洗时,加林这才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端起碗,酸菜都没就,一口气就喝完了小米稀饭,接着给两个馍里塞满菜,一个放在空碟子里,一个掫在手里,加林的母亲端着碗筷慢慢地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根植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