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211章 大吉大利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1章 大吉大利(1/5)

孙朝阳看了看屋中情形,主屋有三个房间,一间堂屋,两个卧室。堂屋平时可以当客厅使用,一个房间当寝室,另外一个则作书房,倒合适,只可惜面积都不是太大。和厢房一样,只八九个平米左右。想想也合理,这一带是全国核心的地段,寸土寸金,即便是古代也贵得咬人。

他又看了看里面的家具,客厅有六把椅子,一个柜儿还是什么的,他也叫不上用途。另外还有两张小几。看木料,不是小叶紫檀,黄灿灿的却不晃眼,很柔和的那种光泽,不知道是什么。

两间房一间是空的,另外一间则有张床,有一对桌椅,床的木料很普通,也不值钱。但桌椅子依旧是明式红木,看样式和他以前去苏州博物馆看到的一模一样。最妙的是靠墙的地方放了个红木大架子,可以放很多东西。

红木古董家具在八十年代还不怎么值钱,但书画和瓷器什么的价格已经开始炒得很高。据说开放之后,大量的海外华侨乌泱泱扑进文物商店和琉璃厂,见啥买啥。也因此,古董市场里的玩意儿真真假假,也搞不明白。

孙朝阳不懂鉴宝,暂时没有心思去弄古董字画什么的。你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未必就能买到真货。民国时四川省主席大军阀王陵基霸道吧,有身份有地位吧。他被关在功德林的时候,为了戴罪立功,把一辈子收藏的古董都交给国家。结果文物专家一看,咦,全是赝品,这就尴尬了。

所以,他觉得,以后即便要收藏古董,也要收那种有明确来路,有传承,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是真品的东西。比如,你当面请李苦禅、关山月给你画一幅画,你直接从齐白石徒弟手里收一个斗方什么的,这种事情需要机缘。

眼前的明式家具抛开是否是古董不说,是红木总没有假,反正是值老钱了,摆家里也好看呀。

孙朝阳却不知道,这些家具却是真的崇祯年古物。事情是这样,老冯当年不是上海洋行的职员吗,抗日战争结束后,他被公司派到北平分部主持工作。当年,南京派出大量大员北上接收。那些大佬们经历八年抗战,一个个穷得叮当响,这次来北方,好不容易逮到接收敌伪资产的机会,自然是要上下其手,敲骨吸髓。看到好东西,说一句这是敌产就抢了。北方沦陷区百姓深受其苦,把这些接收大员称之为“劫收大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