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第617章 个人心思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17章 个人心思(2/3)

回到自己立为的帅帐房子里,偏厅一个看似年纪五十出头的人迎了上来。

“三郎,陛下走了吧。”

“福伯,走了。”

武希旦随意的坐上椅子,长嘘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让自己整个人都缩了进去。“伺候陛下,比大战一场还要辛苦!”

福伯笑呵呵,一脸的福相:“三郎这次能在陛下面前露了脸面,以后再赚些功劳,前途似锦。”

接过福伯递过来的一杯浓茶,武希旦一饮而尽,手随意的一抹沾在胡须上的茶水,跟着笑道。

“福伯,这还都是听了你的,好好屯田,朝廷果然承担不起这么多大军的粮草,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先屯田,建城。一步步的巩固收回的这些地方,然后再来对付鞑靼人。”

被唤作福伯的中老年幕僚,是一个在武家已经呆了二十多年的老人,看着武希旦长大。

当年得武家相助,虽差了一步没有考上进士,但也曾是个举人,感恩武家,一直隐藏在幕后出谋划策,是武家依为重要的智蘘。

武希旦高升外出,就把他给带在身边,当军师幕僚出主意。

通过杀鸡儆猴的手段,在把几万人有条不紊的指派下去,忙而不乱,这就是他的功劳。

行军半道去前线被突然命令去后方屯田,只要是想立功的领军将领都会心有不甘,是福伯劝住了武希旦,给他分析了朝廷的困境,让他好好的执行命令。

福伯捋着自己的胡须,带着微笑,眼露精光,有些小得意:“三郎,快别说这些。陛下说的才是最重要的,开垦屯田有我在这里,出不了问题。”

“士卒操练那就是你的事情了,我早说过,咱们这位皇帝陛下,文治武功他都需要。根子上还是要有一支能打能杀的精兵,陛下就是这样做的。”

“三郎,我看你在军中挑三千到5千人出来,让那些圣卫军出来的将官,要他们来当教官,完全按照圣卫军的操练方法来。”

武希旦不由自主的点头,他的麾下也有圣卫军出来的中低级军官,这些人都是当初宣府那边立了战功擢升上来的。

他在半年时间把边军操练的像模像样,这些人把圣卫军的那一套搬了出来,稍微变通之后帮助了他不少。

刚刚福伯的提议很好,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