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给老李送装备」

第115章 参观经济第章 农业和兵工厂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5章 参观经济第章 农业和兵工厂(1/3)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sl代表团在此期间还参观了省城和周边农村。不到一年的时间,省城还是有所变化的,很多汉奸伪军都遭到了清算,公审大会就举办了好几场,除此之外,公私合营也初步展开,借助兑换的机器设备,不少私人工厂选择和八路军合作经营。

在现代机器的加持下,诸如纺织、面粉加工、酿酒等实业发展的很快。比起当年国统时期效率要高很多,效率高了,自然价格也降了下来。即使如此,选择合作的几家依然赚的盆满钵满,弄得那些观望的人懊悔不已。

华西列夫斯基对华夏红色还保留私有企业并采取公私合营制度有些奇怪,毕竟sl是完全的国有制。不过考虑到现在华夏红色还没有结束对倭作战,还未夺取全国政权,所以保留这种私有制企业倒也正常。

他哪里知道,在左钰的影响下,中央已经决定在轻工业方面保留私人企业或采取公私合营的经营方针,而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尤其是重工业则完全采用集体所有制。

除了经济方面,农业方面则将“打土豪分田地”贯彻到底,毕竟华夏的革命问题更多的就是农民问题,只有保障农民的利益才能确保革命的胜利。所以土地依然是公有制,但保证每家每户农民都会分到田地。而且既然已经知道了后世的凤阳县小岗村的18人奇迹,那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然也就开始落实了。

效果是显著的,在制度的助力下,农民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再加上新的良种、机器的应用、科学的种植施肥手段的加持,近两年根据地的粮食产量竟然翻了七番,就这还是没经验导致的。毕竟左钰给兑换的种子可是正儿八经在后世得到证明的。

比如小麦采用的品种是后世的烟农1212,亩产量已经接近700公斤,预计未来可达到800公斤以上。而中谷19的亩产量也突破了500公斤。可以说不需要左钰再兑换粮食,仅凭根据地的粮食产量就足以满足小半个华夏的需求了。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也给了sl代表团很大的启发,现在的sl采取的就是公社制度,也就是农庄和国营农场,所有人一起种地,种完了归国家所有,农民积极性普遍不高。再加上天寒地冻适合种植的粮食种类本就不多,所以sl才拼命的种土豆。要不然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抗战,我给老李送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