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319章 老朱的决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19章 老朱的决定(1/9)

次日,早朝。

众臣行礼后,老朱便和颜悦色问道:“诸位以为咱大孙可否当得太孙,做咱大明的三代皇帝?”

文武群臣被困于宫中近半个月,本以为出去后街上会是一团乱麻。

谁知,井井有条较之前更甚。

听闻家里人述了朱允熥的一些处置事宜,以及城中百姓对朱允熥的评价,他们不得不承认朱允熥的能力的确出众。

相比较于这些,只是修个书的朱允炆确实有些不够看。

公心而论,朱允熥的确比朱允炆更适合做这个太孙。

至于石碑谶语嘛。

懂得都懂。

先不人为因素有多高,光是谶语本身就有多种解释。

明亡于三。

这个三不见得非得是朱允熥。

没必要被一句可能性微乎其微的谶语吓破胆,而弃朱允熥这个合格储君不用。

“在这次的处置上,太孙果敢迅捷反应灵敏,没让一个百姓因此死亡,又攻克了千百年来人人谈之色变的疾。”

“太孙有能力有本事,且又装有黎庶万民,臣以为太孙完全当得起这个太孙,更当得起第三代君王。”

率先话的是内阁首辅黄淮。

内阁参赞机务处理奏章,做的就是老朱秘书的活儿。

身为高级秘书,当然是老朱指哪他们就打哪儿的。

更何况,内阁刚刚初创正需要狂刷存在感,来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

尤像这种事件本身没啥问题,全体文武又不得不支持的。

既不会让他们有谄媚邀功的嫌疑,又可以以此博得老朱的好感,绝对是两全其美的好机会。

“臣附议。”

“自发生以来,太孙切实解决每一个百姓的实际问题,赢得城中百姓的高度赞赏。”

“臣以为太孙之仁心,是完全当得起三代皇帝的。”

这次话的是杨士奇。

之后,胡广杨荣的等内阁其他成员,也都纷纷表了态。

引用的无不都是朱允熥统筹全局,保证应府在静末不出乱子的同时,还能把死亡率的零度线牢牢守住的能力。

以及朱允熥切实解决百姓的难题,号召百姓自愿听从朝廷安排,与朝廷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