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斩立决?我一诗传千古」

第251章 国运加身,再次突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51章 国运加身,再次突破!(1/4)

八月,大夏皇朝各地已经完成秋收,百姓们大多忐忑不安的在家里等着。

朝廷说是免赋税,可是到了征税的日子,谁又能确定朝廷不会用别的名义来征税?

这也并不怪老百姓会疑神疑鬼,主要古往今来,老百姓就没听过天底下有不征税的朝廷。

横州昌顺县马家村,这本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村,但因为昌顺县之前几任县令都是贪得无厌之辈,所以马家村的税已经提前征了十几年。

今年是马家村难得一遇的丰收年,村子里每家的收成都比往年多了好几倍。

不过马家村的村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收成越好往往意味着要交的税也越多。

而要交的税越多,则意味着火耗会越大。

很多人经常见到“火耗”这个词,但却搞不太清楚到底什么叫作“火耗”。

其实这很简单,你去面馆吃了一碗面,然后拿出一锭银子付账。

面馆不可能拿几十斤铜钱找给你,所以就只能将你的银子剪下一块,当作面钱。

而剪下的这一块,就是所谓的“碎银”。

官府征税上交朝廷,需要将百姓交的碎银重新熔铸成银锭,而熔铸时的损耗就叫作“火耗”。

火耗多少完全是官府的人说了算,往往交税越多,火耗越大,最终导致丰收年家里的存粮还不如歉收年。

马家村祠堂内,村子三百多户人家全都聚集于此。

大家正在商议,应该如何“撑过”这个丰收年。

“真是见鬼了,过去十年咱们马家村都没有像今年这样丰收过,一改朝换代就他娘丰收了,也不知道今年咱们马家村得饿死多少人。”

“好了,发这些牢骚顶什么用?该饿肚子不还是得饿肚子?咱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咱们村在这个冬天少死几个人。”

“依我看还是跟往年一样,年纪过了五十的,全都到山上进死窑住着。

等人彻底咽气了,再把尸骨拿出来诱山里的野兽……”

村长马三五正按照往年经验做着安排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忍不住开口道:“村长爷爷,前几天路过咱们村的行脚商人不是说过,新皇帝下旨不收税了吗?万一……这是真的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开局斩立决?我一诗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