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四月初(3/12)
“而且,这部电影要是票房能够拿到1亿,也就能开始盈利了。”陆严河当时拍摄《情书》的时候,就因为担心自己拍砸了,非常控制成本。
很多人都认为有陆严河和陈碧舸的号召力,这部电影一定可以冲击很高的票房,唯有陆严河自己非常冷静,也非常清醒,始终用最坏的结果来控制着这部电影的制作,就是为了后面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也正因为如此,陆严河到后期可以完全按照《情书》原本的样子,去剪辑这部电影,不用做任何商业化的调整,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这部电影原来的样子。
当然,陆严河的电影确实也跟其他的华语影片情况不一样。
他的电影盈利渠道有很多,不太单一地依赖国内院线票房这一项收入。他的电影,光是海外版权就能够达到八位数的美金收入——这还不计算后续的收入。
而他电影的海外版权基础收入就能够达到这么高,不仅仅是因为他本身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实际上,拥有这种号召力的电影明星,全球也屈指可数。
这个数字能够达成,最主要的原因,是陆严河的灵河影视制作公司这几年来,在全球各地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并维持的友好合作关系,加上《情书》入围了荷西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这一点,让它能够达到这样的基础收益。
说白了,《情书》是一个未映先红的好商品,有一大拨观众早就在等着买它了。而灵河又有一个基本覆盖全球的销售渠道,虽然不像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那样,有自己的发行网络,但他们至少能够对接到很多的发行公司,把《情书》销售出去。
华语电影为什么大部分情况下都只能依赖国内的院线票房?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其实跟海外的发行商联系并不多,即使有好作品,大部分情况下,也难以大范围地推销出去,仅仅是在某几个市场上映——上映的条件和成绩还都很一般。即使卖出去了,价格也卖不上去。
事实上,一定要在国内拍得很好的影视剧作品才能卖出去吗?
实际情况也不是这样。
举一个例子,在很多人眼里都已经被甩在很后面的唐人,这几年制作的影视剧,基本上都大扑街,可人家未必真赔钱了,人家早年靠着自己建立起来的优势,国内扑街再厉害的剧,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