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151章 稳步推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51章 稳步推进(1/3)

诸葛亮走出祁山道进入平地后,魏军骑兵的沿途骚扰就从没中断过,不是袭击辎重就是半夜放火。

张合本以为汉军会在自己的袭扰下苦不堪言,但事与愿违,诸葛亮对张合的这套战术早有预料,他在汉中时就制定了各种详细的应对措施,并让士卒训练纯熟。

比如行军时遇到小股骑兵袭扰就让马岱去对付,步兵则不准停下,再比如辎重部队使用偏厢车运粮,并配备硬弩,魏军骑兵离得远了就不理会,离得近了就是一轮齐射之类等等。

在诸葛亮的反制下,汉军除了行军速度稍微慢了一丁点,其余几乎未受影响,反倒是张合那边损失了一批骑兵,张合后来干脆放弃了袭扰,把军队集中到上邽西边,准备和诸葛亮来场堂堂正正的会战。

诸葛亮并不拒绝张合的邀战,他信心十足的带兵直抵上邽扎下营寨。

诸葛亮的信心是有依仗的,他打仗有两个特点,首先就是把提升军队战斗力放在第一位,他非常重视武器装备的研制配发,用他姓氏命名的诸葛连弩流传千年后仍然广为人知,以擅长机械闻名的马钧留载史册的一项功绩就是成功仿制出了连弩,诸葛亮的工科天赋由此可见一斑。

同时诸葛亮还十分重视日常训练,士卒不仅要练习个人搏杀技术,还要练习修筑工事、基础战术、军中条令等内容,蜀汉灭亡后,司马昭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成都搬取诸葛亮的练兵书籍,西晋名将马隆后来就照抄了诸葛亮的方法练兵,然后以少击多大败横行西北的鲜卑军队。

诸葛亮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谋定而后动,从诸葛亮的历次北伐来看,他在战役层面的思路非常清晰,虽然谈不上演义里那般算无遗策,但对敌人可能的战役动作基本都提前作了通盘预案,除非对方的战役思路是无解的,比如司马懿那种只守不攻跟你拼消耗的打法。

诸葛亮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在临场指挥上与张合的差距,所以他此战选择了稳步推进的方式,一步步把张合逼到了不得不跟自己硬对硬打呆仗的困境中,以便最大程度的扬长避短。

诸葛亮和张合现在都是谁先动手谁吃亏,如果诸葛亮主动发起攻击的话,张合就可以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进行拉扯,直到以步兵为主的汉军露出破绽后给予致命一击,而如果张合主动发起攻击的话,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骥行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