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行三国」

第43章 土法炼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3章 土法炼钢(1/3)

李恢一听就明白了,赵骥已经和吴懿谈妥了利益分配,就看自己点不点头了,他装作好奇的问:“不知吴国舅是如何体贴人的,我也想学一学”。

老子也不是吃独食的,你说嘛,该给你的我也会给。

赵骥露出个有点点邪魅的笑容:“说来不好意思,下官和汉寿侯府合作建了家造纸坊,侯府觉得沾了铜臭味有失身份,干脆把纸坊都给了我,下官过意不去,就借吴都督之手,补了侯府一千部曲”。

李恢心中一惊,难道这小子已经知道朝廷配婚的事,这是故意在拿话点我,看我是什么意思。

其实赵骥并不知道这件事,只是后世有野史说关嫣嫁给了李恢的儿子李遗,所以才拿话旁敲侧击一下,免得李遗当了第三者自己还不知道。

李恢是个见过大场面的人,当年孤身进入马超大营利刃加颈尚且面不改色,何况这点小意思,当即故作不知,笑道:“吴国舅果然大手笔,一千人说给就给了,不过我可没有纸坊可以送,部曲嘛,监军大人又说养不起,这可为难我了”。

“南中各部生存艰辛,若离了这些青壮,只怕活不下去,不如都放他们回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李恢不信赵骥真会全放了,但又猜不透他葫芦里卖什么药,干脆闭嘴听他怎么说。

“之前和都督提过建铁坊的事,这事儿挖矿、冶炼、运输都需要大量人手,说实话,那点俘虏根本不够,恐怕还得发动南中各部更多人一起参与才行”。

李恢打断道:“我说过的,铁是禁榷”。

李恢非常清楚现在朝廷是诸葛亮说了算,自己是以刘备近臣身份提拔起来的益州人,要不是南中叛乱,只怕早把自己从徕降都督的位置上拿下来了,敏感时刻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利益而授人口实。

“都督会错意了,都督身负卫戍南中之责,自然不能违反朝廷法令”,赵骥笑道,“铁虽是禁榷,但民间也是可以流通交易的,山民们拿自己部落存下的铁和本地大族换些粮食布匹什么的,朝廷还能禁绝不成”。

所谓盐铁酒等禁榷,是不准私自生产和大规模批发,而不是禁止民间流通,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民间自然是有交易的。

赵骥是打算在批发和零售间打擦边球,南中民情复杂,谁能说得清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骥行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