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庶子生存指南」

第33章 开学大典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3章 开学大典(1/3)

今年书院一共招收了五十名秀才和五十名举人,通过统一发放的不同样式的外衫进行区分,按照入学考试名次排列。

怀泽入座之后和前后的学生打过招呼,便继续保持沉默,打造自己谨慎守礼的人设,这是怀泽出发之前就想好的,这种人设虽不是最受欢迎的,但最稳妥,也方便他拒绝一些无用的社交。

距离大典开始还有大约半刻钟,怀泽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发现站在最前面的几位学生已经在小声讨论,而他们讨论的正是书院的院正,宰辅大人李宣。

李宣出身应天府大家,年仅二十岁就高中榜眼,从翰林院到户部再到地方,政绩卓着,年仅五十岁就成为当朝宰辅,期间也曾因为向皇上进言整顿冗余而被贬斥,但始终刚直不阿,属于典型的实干派人物。

随着三声锣响,大典正式开始,怀泽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当朝宰辅,他虽然头发已经半白,但精神矍铄,一双眼睛尤其明亮,仿佛能一眼看穿人的想法似的。

他今日开学的致辞也很简单,就是围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主题,言语生动又犀利,怀泽原先还以为自己的答案不错,但和宦海沉浮几十年的李宣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个简单的致辞环节最后变成了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不过显然其他学究早就习惯了这一点,没一会儿也加入了讨论。

有了这个小插曲,大典比原定结束时间晚了将近半个时辰,也直接影响了第一堂课。

秉承着应试的原则,怀泽他们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完全和乡试保持一致,距离现在最近的一场乡试便是两年后八月的那一场,怀泽根据这个时间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和院试比起来,乡试最大的变化就是多了律学和算学这两项,但最让怀泽担心的就是他最不擅长的杂文和诗赋。

无论在哪个时代,科举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出身官宦世家的学生在律学上必然更有优势,同样的出身商贾人家的学生也会在算学上更有优势,真正惨的就是没有根基的底层学子们。

想到这里,怀泽突然很佩服出身农家的闻老太公,以怀泽如今的状态,很难想象当初闻老太公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科考中杀出重围的。

教授时政课程的学究姓张,头发已经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古代庶子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