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第166章 资政院和致仕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66章 资政院和致仕(1/8)

群臣听到皇帝专门设立国史馆,让朱国祯前去修史,都是羡慕异常。

这种青史留名的大好事,他们可不想让朱国祯专美。

尤其是黄立极等大学士,早就被皇帝安排了修史书。越修越是感觉,中国史和世界史能让他们修一辈子。

原本他们还担心自己致仕以后,修书的事情会被其他大学士接手。如今听到皇帝说致仕后仍旧能在翰林院修书,当即就表示支持。黄立极道:

“内阁本就属翰林院,臣以为可去掉殿阁加衔,直接以翰林院大学士称之。”

“可设置翰林院大学士,让朱国祯在翰林院修书。”

这个说法,别说其他官员,翰林院学士心中都有不满。

因为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即使致仕了,顶着翰林院大学士的称呼,说出的话仍旧没人敢轻视。有这样的大学士在翰林院,翰林院学士的话还有谁听,翰林院如何管理?

更别说翰林院大学士这个说法,表明除了翰林院出身的官员外,其他官员致仕后想修书都没机会。这让那些没有翰林院经历的官员,如何能够认同?

所以,群臣一致表示,不能如黄立极所说,把这个职位称为翰林院大学士。因为内阁就是属于翰林院,直接称为翰林院大学士,有可能仍旧被当成内阁大学士看待。

有必要换个称呼,确认到翰林院修书的是致仕官员,不是在担任实职。

朱由检听得心喜,把自己考虑已久的一件事情,向群臣抛了出来:

“翰林院大学士诸位都不认同,改称资政院如何?”

“也不称为大学士,直接称为资政。”

“以致仕后的散官勋级定品,一品二品可称资政大臣。”

还举出例子说道:

“例如正三品官员,致仕后加从二品散官,那就称从二品资政大臣,正一品的就称为正一品资政大臣。”

“三品四品可称资政卿,如正三品资政卿、从四品资政卿。”

“然后以资政大臣或资政卿身份,在翰林院修书。”

“例如朱国祯,他以前是少保兼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加衔。就让他以从一品资政大臣身份,在翰林院国史馆修书。”

这又是个新机构,但明显是优待老臣,群臣都很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崇祯重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