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第158章 田亩和人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58章 田亩和人口(1/5)

看着有关井田制的奏疏,朱由检感受到了官员和士子的热情,同时也明白井田制为何不可行:

有的人要求复古,有的人要求用新制。

这个说除了他的办法皆不可行,那个说应该召集儒者共论。

大明的儒家士子这么多,各有各的理解,他们自己就能打起来,更别说实行井田了。

更何况井田制最根本的是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的土地完全不同。

若非朱由检拿出来的辽东是边角之地,而且现在被后金占据。恐怕这些官员和士子,就不会这么热心井田制。

把辽东的地分给功臣,除了原本在辽东拥有土地的人之外,朝廷的官员几乎都很乐意。

而且以前的辽东属于都司,理论上下属的卫所土地都是官田。辽东在沦陷后又有大量的人遇害,还有很多人在后金受苦。在京城根本就找不到以前的地主,自然没有多少人反对。

关外的辽民或许有反对的,但他们的声音太小,根本传不到京城来。更何况辽东军队的主体就是辽民,他们作为功臣至少会分配到一井田土地,相比之前拥有的土地要多多了,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所以在收买了辽民的主体辽东士兵后,把关外土地收归国有这件事,还是很顺利的。除了在辽东将门那里可能会遇到阻力外,根本就没有人反对。

不过,如果朱由检说把大明的所有土地收归国有,那就会人人反对了。

事实上,反对井田制的人不是没有。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关外井田制成功后,被皇帝推广到关内。

但是皇帝没有流露出这个意思,井田制又几乎受到所有人的支持。这些人不敢明面上反对,只是说井田制的困难,让皇帝慎重考虑,慎重推行井田制。

他们打的旗号是慎重,其实就是想把这件事拖下去。拖到所有人没耐心了,自然就无疾而终了。

至于辽东是否要收回来,收回后的土地如何分配,他们根本就不关心。甚至觉得放弃也就算了。免得皇帝在关外推行井田制成功,再延伸到关内。

还有一些人,则是想要搅浑水。明面上喊着支持,行动却完全相反。

甚至说,在朱由检看来,那些一味要求复古的,就是在打着支持的旗号搞破坏。

这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崇祯重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