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第46章 虚虚实实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6章 虚虚实实(1/3)

加衔体系确定后,朱由检没有再商议其它事情。他知道今日发生的事情已经够多,需要给群臣一段时间消化、适应这种改变。

如今最重要的,就是以登极加恩名义,尽快给各级官员加衔。把新的加衔体系确立起来,让原本的加衔不废而废。

这件事情,自然落在了专督加衔推升的吏部侍郎杨景辰身上。以至于散朝之后,很多人向他打招呼,很是和颜悦色。

杨景辰诚惶诚恐,感觉有些不大实在。常参会议召开前,他还是一个刚去吏部任职的侍郎。会议之后,就成了专督加衔推升、分管文选司、加衔承政使的侍郎。

而且可以肯定,只要他这件事情做得好,皇帝很有可能把自己升为承政大臣。那些得了加衔的朝臣,也不会有多少反对。自己有可能在曹思诚前面,成为一部尚书。

“侍郎、承政使、承政大臣;尚书、议政大臣;大学士、弼政大臣、辅政大臣、首辅。”

“一切都在面前,只需要效忠皇帝!”

美好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杨景辰终于知道了,房壮丽为何提到张孚敬:

“张孚敬四十七岁中进士,短短几年就成了首辅。”

“老先生是拿他告诉我,侍郎的官位不算什么,只要皇帝看重,几年就能升上去。皇帝不看重的话,一个门槛就能卡住十几年。”

“那些没参加常参会议的侍郎,恐怕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和尚书之间,已经隔了承政使、承政大臣这两个台阶。没有皇帝看重的话,可能一辈子都过不去。”

“我现在才彻底明白,老先生当日的意思啊!”

没有鼓励他成为张孚敬的想法,房壮丽根本不会提到张孚敬这个人。既然特意提到了,就已经是明示。杨景辰在明白这些后,下决心完全效忠皇帝,争取得到皇帝看重、成为第二个张孚敬。

如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常参会议上确定的加衔体系落实、确定常朝官人选。这件事必须在九月六日常朝前定好,杨景辰剩下的时间,已经只有一日半。

如果再考虑到信息传递时间,他需要在今天下午就把加衔确定,明天传播出去。

“加什么级别的职衔常参会议上已经定了,只需要挨個落实即可。”

“写圣旨、传圣旨一天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崇祯重振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