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叔宋太宗」

第二十五章 真金不怕火炼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真金不怕火炼(1/8)

“先把考生的姓名糊住,然后再审阅考卷?”

毕竟都是能够混到朝廷高官的人,虽说赵德昭提前几十年提出的这个反作弊办法石破天惊,是货真价实得再不能货真价实的前无来者,然而不管是赵光义和杨昭俭,还是赵普党派出身的王贻孙,仅仅只是各自大感意外,然后就纷纷双眼放光,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反作弊手段的高明之处。

这项制度也的确高明,虽然不敢说是彻底杜绝,却也在最大程度上防范了考官与考生联手作弊,从公元十世纪一直用到了二十一世纪都没有过时,用历经千年的时间,证明了这项制度的可靠性和公平性,是后世各种考试普遍采用的防作弊手段之一。

然而很可惜,虽说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办法的高明之处,可是心怀鬼胎的赵光义转念一想后,却又马上发现了其中的危险所在,暗道:“不行,这次省试不能用这种办法,此前为了证明本王有伯乐之才,本王已经费了那么多功夫吹捧柴成务,如果这次省试采用糊名阅卷的手段,万一柴成务偶尔失手怎么办?”

不止是赵光义,肩负着捣乱使命的王贻孙也发现了情况不对,暗道:“不能糊名!糊了名字再看卷子,本官怎么在柴成务的卷子上做手脚?做不了手脚,柴成务如果真拿下了头名状元怎么办?还有,这一科参加省试的考生中,不仅二王爷的门生多,赵相公的门生也不在少数,把名字全糊住了,我还怎么帮赵相公铲除异己,提拔我们自己的人?”

史书上记载不多的王贻孙在心机和城府方面,自然远远不如历史上笑到最后的赵光义,发现赵德昭的提议对己方不利后,应该算是赵德昭准盟友的王贻孙连气都沉不住,竟然抢先说道:“大王,此举恐怕不妥吧?这从古至今,几时听过有糊住了考生名字再看卷子的规矩?大王这么决定,是否太别出心裁了?”

“之前是没有这个规矩,但是从这一科开始,这个规矩就应该正式定下来了。”赵德昭十分自信的回答,又说道:“结束了本科省试后,本王还将奏请父皇恩准,让将来的省试乃至州试全都采用糊名阅卷的办法,让我朝科举变得更加公平公正。”

赵光义依然还是没有开腔,只是向另一個考官王怙使了一个眼色,儿子有把柄在赵光义手里的王怙心领神会,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大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叔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