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医在民间」

第595章 抢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595章 抢救(1/3)

王忱带来的人一共二十四人,十二个师侄。

三个从附院薅来的大夫,加上韩舒他们五个人,最后一个陈诚。

王忱带的是他的五个学生加上徐璐和罗恒。

而秦音带了六个师侄加上赵子龙。

当然这六个师侄是他们当中水平相对比较高的。

而老太太则是把陈诚带在了身边,以及王忱师侄当中水平不那么好的六个。

在中医科改造后,便就有病人被收进来,不过人数不多。

当天收入三十多个病人,基本也就一人一个的样子,根本就不费什么事儿。

王忱还有空一边看病人一边给学生们和附院中医科的大夫讲课。

一张病床前面,周围站满了穿着防护服的大夫。

病人现在的情况并不严重,因为附院的领导并不太看好王忱他们治疗瘟疫的效果。

所以送到中医科的都是些轻症患者。

虽然让王忱很无语,但他没有去和那些附院领导掰扯。

只要自己这边治疗效果出来,他们自然就会送严重的病人过来。

抱着这个想法,王忱认真的教授着这些大夫这种轻症患者要怎么治。

把这些人教导出来,他到时候也好腾出手来去抢救危重病人。

“你们看这患者的情况和平时我们所遇到的感冒病人是差不多的。

虽然他得的是时疫,但我们在诊断后,同样是按照六经辨证的法子来治。

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干咳。

这是不是和平时看的伤于寒是一模一样?”

王忱的话说完,医馆的大夫都在点头,而医馆中医科的大夫们,则在神游天外。

因为他们用的不是六经辨证法。

但王忱讲的症状很清楚,所以他们也在思考用什么处方。

“这就是典型的伤寒症,同样是太阳证的情况。

而且病人的脉象隔着手套都不用重按,这是很清楚的脉浮。

只是他的脉数,和平时来的脉浮紧有一点点区别。

但这并不影响判断,脉浮则病在表,数代表有热。

他现在并没有痰,所以我们可以把他当做普通感冒治。

伤寒论辨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一代大医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