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医在民间」

第326章 王忱的梦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26章 王忱的梦想(1/3)

而在几人聊着陈诚的时候,王忱和冷云书在酒店外的花园里,慢慢的走着。

王忱负手在前,冷云书在后。

或许思考好了,王忱开口道:“心里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学医的天赋?

为什么自己学了十年,还比不上韩舒,杜谨只学了一年?”

王忱的话,让冷云书脸上露出一抹苦笑之色。

他还真是这样想的。

“王老师,我”

没等冷云书的话说出来,王忱又开口道:“其实你才是几人中学的最好的。

只看现在这个分数,其实做不得数。”

“但是,王老师,分数不正是检验学的好不好的一个标准吗?”

王忱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知道南北两派争斗是为何吗?”

“理念的不同,南派认为温病就是温病。

北派认为,温病皆出于伤寒。”

“你说的是最初争斗的原因,而南派打压北派时的原因已经不是这个了。

经方在医圣祖师汇总之前,已然存在了很久。

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祖师在写伤寒杂病论的时候,其实是参考了诸多文献的。

如序言中提及的《胎胪药录》等书,就可以看出,经方在祖师之前便已经有了。

几千年的时间,一直到祖师将其汇编在一起。

同时经过对这些经方的研究,最终创出六经辨证。

你可以想象,几千年的时间,经方的配伍比例,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实验。

最终才形成最后的固定比例。

而你南派的祖师们,也皆是先习的伤寒,而后在伤寒基础上,创立温病。

而现在的南派却不然,你们皆是直接习温病辨证理论,直接舍弃六经辨证,以及大多数的经方。

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你们在治温病时,是有处方可用的。

但是温病以外的,你们就只能按照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来治症。

但这是温病的辩证大纲呀。

也就导致了你们在治其他非温病的病症时,需要自行配伍。

这也是你们觉得中医难学的原因之一。

有公式在哪里,你们就是不用,我自己可以硬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一代大医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