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医在民间」

第323章 吾儿杜谨,有大师之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23章 吾儿杜谨,有大师之资(1/4)

当最后看到杜谨成功将病人救醒时,礼堂里顿时响起了掌声。

还有些学生喊出了牛逼。

不过可能是被他们的老师进行了死亡凝视,所以这些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王忱看到这一幕,又重新坐了下来。

欣慰的笑了笑。

而这时李老对着杜老说道:“杜老弟,小杜这表现你可满意?”

看着杜谨举手投足间的沉稳,以及救治时精湛的医术,杜老有些愣神。

见杜老没有回答,旁边的郑老,这时对杜谨的母亲开玩笑道:

“小于,我孙女和我说过有一部小说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

我儿王腾有大帝之资。

今日之后,你也可对人言说,吾儿杜谨,有大师之资了。”

杜谨的母亲显然不知道有大帝之资这句话的意思。

但对于郑老说的,吾儿杜谨,有大师之资,却是能够明白。

对于儿子能得到郑老如此评价,杜母心里和吃了蜜一样。

不过在诊室当中的杜谨显然不打算,就震惊他们这么一下。

因为刘老又开口问道:“你说的这些都是治中风的基本穴道。

病人的其他问题呢?”

杜谨当即回答道:“病人现在气血两虚,可选足三里,用以加强病人的胃气。”

刘老深深的看了一眼杜谨:“你老师是怎么解释的?”

“王老师讲过因为中风原本就是气血两虚,而气血两虚就是因为肠胃吸收不好才会有的症状。

这个时候我们灸足三里胃经的本穴,就可以让病人的肠胃吸收变好。

因此除了有治疗效果,还能预防病人再次中风。”

听完杜谨的回答,刘老开口道:“这个病人是你抢的快,不然中风之后,脸会歪,这个要怎么治?”

“面部中风的时候,会将面部分成两半,一半会麻的无法控制,眼睛闭不了,嘴巴也无法闭起来。

这是患侧,用泻,好的一侧用补。

如果看起来,都是正常的,那就让病人笑一下,好的一边是可以动的,不好的一边动不了。

还是先补健侧,再泻患侧。

先下对侧面的合谷穴,而后地仓透颊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一代大医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