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十八岁正当年」

第256章 京东大促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56章 京东大促(1/3)

事实上这种对价格动手的情况,在线下的销售里面也屡见不鲜,曾有彩电厂商集体封杀华美,格丽退出大卖场等轰动性事件。

不过这些传统零售的步伐,终究是跑得没有电子商务快,改动价格体系所带来的红利和机会,大部分终归还是被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给拿走了。

2009年6月,刘东带领京东商城第一次隆重明确了京东618购物节的存在。

就在京东的幕后老板顾秋,忙着收购高科技新能源企业的时候,京东商城在刘东的此次618活动里,营收首次超过阿里淘宝,赚得盆满钵满,一跃成为电商大鳄。

2009年3月,张勇强接手阿里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喵,与后面占据了电商大半江山的辉煌不同,成立一年的阿里商城当时正处在生死边缘。

原来的负责人离职了,团队也要散掉了,只剩下了20多个人。

“当时去做商城很简单,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着它死掉。”

后来的阿里掌舵人,如今的张勇强说。

虽然,淘宝网已经做了6年,京东更是干了10年多,但b2c还不是主流,人们对网上购物的心态依然是:便宜、山寨。

张勇强觉得,b2c是一个大趋势,是阿里淘宝不能缺失的一块。

张勇强也想搞一个活动,像京东618那样的促销活动,能够让人们多多了解一下解淘宝商城这个品牌。

于是,凑了27家品牌商参加了第一届天喵双11活动,销售额5200万元,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一炮而红。

纵观刘东的京东商城成长的十年,是一路被质疑过来的。

供应商们经常跳出来大骂京东扰乱市场,后来做物流体系时,同行们也都在大骂京东发展物流劳民伤财。

大厂商跟京东谈合作时居高临下,京东必死论流行了好几年,要不是顾秋的无条件信任,和大笔资金的投入,京东商城能不能撑起来,尚未可知。

甚至连刘东引以为傲的618大促,就是这样的电商节日,也被友商们选择性的无视了好几年,当然也许是被置于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层面。

事实上,后世的京东哪怕是没有顾秋的插手,也在刘东的带领下,经过多年618和各种大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重生:十八岁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