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

第351章 中国核电发展进入新常态:展望2035与2060的愿景与挑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51章 中国核电发展进入新常态:展望2035与2060的愿景与挑战(1/2)

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全面梳理了我国核能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xingxueme报告显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商运核电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核电发电量位居全球前列,核能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从报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核电领域的投资规模和装机容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23年全年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创近5年最高水平。截至2023年底,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我国在核电技术上的突破和进步,也展示了我国在全球核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我国商运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核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新增商运核电机组2台,数量达到55台,额定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核电发电量达到4334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86,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

然而,尽管我国核电行业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国核电装机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仅2,发电量仅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既是我国核电行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核电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形式,将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因此,我国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核电发展规模和节奏已进入新常态。预计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与当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到206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需要达到18左右,与当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当。这一目标的实现,将需要我国在核电技术创新、安全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和力度。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核电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投资机会。到2060年,国内核电装机规模有望增至48亿千瓦,核电发电量有望增至365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2024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