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海枭」

第126章 编制和军官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26章 编制和军官(1/3)

第127章编制和军官

何汝宾接过林海递给他的手札,那是一封让他给舟山中中所调拨火器的文移,上面盖有海防道的官印。

粗粗看了一遍手札上的内容后,何汝宾问林海道:“老夫听说登万贤侄想要额外募集一批新兵,可有此事?”

林海在舟山并没有刻意隐瞒招兵之事,在中中所挑选人才的时候他也对属下的武官们明言了这一点。

毕竟他还要用中中所的营房和校场,所以这事实际上也是瞒不住的,何汝宾是舟山岛上官职最高的人,这些自然也都是有所耳闻的。

“不瞒仲升公,晚辈确有此意。”林海说着又道,“需用的兵仗晚辈本来是专程去海防道向洪道尊讨要的,不想洪道尊却只给了晚辈刀枪等兵仗,说是仲升公这里的火器质量更好,晚辈就只好厚颜登门求告了。”

“这事不忙,就算是没有洪道尊手札,只消贤侄一句话,老夫只要能帮衬上的一定帮衬。”何汝宾说着又道,“你那日在岑港司训斥军吏之事老夫也有耳闻,当时便知贤侄定然熟知兵法,老夫也是自幼潜心于孙吴之术,不知贤侄读过哪些兵书战策?”

林海道:“说来也巧,晚辈所读的第一本兵书正是仲升公的《兵录》。以晚辈浅见,仲升公此书实乃集兵家之大成……”

“你莫要奉承老夫了。”何汝宾笑着挥手打断林海,“老夫这书虽然流布甚广,但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哪里当得起贤侄如此夸赞?”

何汝宾这话倒是说得没错,《兵录》大概有一半是抄的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另外一半则抄自包括《纪效新书》在内的明代兵书。

他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因为明军的部队编制缺乏整体性,每个将领手上所统兵力都极为有限,一到会战就是文官统领若干军头的模式,这样的军队组织模式是打不了国战的。

毕竟哨官这一级就有直属的鸟铳手,相当于是冷热兵器混编的最低级别作战单位,一个对军事完全没有概念的矿工是很难胜任哨官的,需要的成长周期太长。

其实明军在小规模战斗中击败后金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只要是会战几乎全输,组织度上的差距是很重要的原因。

由于兵额和军官人数所限,暂时只编制一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晚明海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