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劫」

第35章 逃走(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5章 逃走(二)(1/4)

日军的行动很快被各种渠道通知给庐山,连正在给江万里当助手的季同也听说了。“日本人动作很快呀?”

江万里正在主持京沪作战研讨会,他冷笑:“要么是早有预案,要么是吓坏了。”他转过身:“我看前者居多。”

“先生为什么这样讲?”

“中日两国其实早都知道必有一战!济南之辱过甚,此仇岂有不报之理?而后又有东北、察、绥以及华北,现在又弄出来北平事件,你们可知日本人的意思?”

“他们要逼迫我国政府就范,像朝鲜那样成为他们的附庸,同时,也为进一步蚕食打下基础。”一名参谋抢先回答。

“这是陆军的意思,我问的是日本对华的整体方略。”

“以朝鲜和满洲为后方,以辽东、山东为跳板,进而谋求华北脱离或半脱离政府的控制。”另一名参谋回答。

江万里笑笑,看向季同:“陈源说说,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长官,日本自上次大战之后流行的世界观是:世上资源有限,不能贸易互通,则必战争夺取。

是以鼓吹战争,以民族生存之口实,获得资源为帝国发展之动力来源为借口,屡屡向我中华侵犯。

事实上,都是掠夺和侵略。中华自清末以来积贫积弱久矣,使人轻视甚至轻蔑在所难免。

但无视我国高涨的民族精神与求变、革命的大众要求,一味以为我国民仍乃一盘散沙,继续坚持从各个角度、层次推行对华轻视、文化贬低、政治蔑视的政策,实行武力高压。

这是日本全社会的错误,也导致其政府策略的偏颇。”季同看看其他人,见不少都频频点头,便继续说:

“日本的对华的整体战略,就建立在这个错误认识之上!方才两位同僚的回答都道出些答案。若要总体回答,那就是:

以积极的态度进入大陆,并攫取日本帝国所需的土地、劳力、物质、财富等一切资源为大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所用。

手段上以压制南京现政府,迫使其放弃联苏容共政策,实现日、华、满、蒙、朝一体的,东亚同盟的目标,并以此同盟为基础扩大到整个东亚及南亚之一部,北抗苏联,南斥英美。

如果上述压制努力不能全面达成,退而求其次,日本将不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山河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