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

第187章 粮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7章 粮商?(1/3)

冕州的春播因为有延寿教作为对比,所以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效应。

那就是地主们竟然开始在自己家的田地上进行了一番实验,想要把自家的农奴也像延寿教那样组织起来进行劳动。

虽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效果,可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从纯粹的压榨,用皮鞭一种手段去促进农奴们的动力,变成了下达任务量不加班,和一些小小的利诱。

有的地主学到了一些皮毛,还真的让自己的农奴勤快了一点点。而有的地主在尝试之后觉得没有达到预期,觉得太复杂太麻烦,又放弃了。

村民们的模仿动力是最大的,他们也看到了村里延寿教村民的合作劳动。因为有延寿教的钢犁可以借,所以延寿教村民总体上感觉每天的工作变轻松了,第二天的状态明显要比过去劳累一天之后的状态好。

村民里有动力的立刻就开始学习,有的学习成功了一些,有的又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失败了。人总是有小算盘小心思的,有的人更是没有大局观和远见,总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因小失大。

没有延寿教这样的,有周宇把控标准的情况下,村民的无法遏制的私心很难让他们能学到集体劳动的精髓。

整个春播,随着延寿教的提前耕田,和高效率春播,有的村民真的是看到延寿教的田里麦子都出苗了,自家麦子还没种下去呢。

而延寿教最强大的一点又开始体现出来。就算现有的土地已经春播完毕,分配人手照顾之后,一部分驻村点的人手又开始了新的垦荒,建设水井,然后种下占豆。

这是小农家庭几乎办不到的。他们只能照顾自家的田地,然后烦恼家里的柴米油盐各种事,根本不可能去远处再开垦一块田地。

走过去进行浇灌和照料田地都要很长的时间,费效比太低了。

反观延寿教集体劳动,没有分这是谁家的田,安排去哪里劳动就去哪里劳动。去一趟远处的田大家一起干活,干完了回来,根本没有什么效率损耗和费效比问题。

村里的农夫会考虑种许多田,到时候收割、处理、存放等等各种问题,万一没做好就是白费力气。还不如精心照料几块地算了,毕竟种子也要钱。

于是不少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劳动量很低。当然这给了他们做其他事情的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