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68章 访贤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8章 访贤(1/3)

十四日,岑丹初、瞿玄惠返回桂林,在留守府住了一晚。这算新妇归宁,又称为“双转马”。

从瞿玄耜那里,丹初对时局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全州大捷并未扭转湖广战局,何腾蛟也无意发起反攻。李成栋虽已派兵攻占梧州,但并无西窥之意。

全州兵马云集,各武将貌合神离,何腾蛟无力弹压。桂林行在朝臣冗杂,已非久留之地。永安州虽然偏僻,丹初却能一言九鼎,正可大展拳脚。

十六日,丹初率军拔营,奔赴永安。这一次,他可是奔着镇守永安去的,除了随行的三百余兵马,还有军士家眷三百余口,铳炮匠手十二名。

焦琏军中的家眷一直安置在桂林。永历帝驻陛桂林,城内外拥塞,家眷都迁往平乐。丹初已经独立成镇,也像其他大将那样,把家眷安置在驻地之内,以安军心。

八名炮匠来自澳门,为庞天寿、瞿纱微所募,流离失所。丹初率军护陛时,在古泥、柳州遇到他们,罗致军中。中军毕方济亦擅长制造火器,曾被明廷委派到澳门督造火炮。有了制造火器的技术人才,只等条件成熟,便可试制火枪火炮。

除此之外,丹初还罗致了十来个文士,有的是瞿式耜推荐给他的,有的是他在古泥、柳州、象州挖来的。其中有一人名严炜,常熟人,是名臣严讷之孙,最受丹初礼遇。

带着家眷,部队行军速度缓慢。丹初一边骑马,一边与俞厚基等谋士闲聊,讨论壮大之策。

俞厚基说道:“创业以得人才为急务,镇台既得永安,已有立足之地,理应广揽人才,以为壮大之本。江湖卧虎藏龙,当今平乐就有一名高士,有鬼神之谋、宰相之才,号为弘智和尚,镇台可听说过?”

丹初摇摇头,问道:“可是为躲避剃发令而入山为僧的?”

满清剃发令下,唯有和尚道士不必留辫。当时很多人对时局悲观,退隐为僧,隐居山林。

俞厚基有个很大的优点,并不嫉贤妒能,笑道:“正是。此人名满天下,德才十倍于我。”

“哦?”丹初很感兴趣,问道:“他俗名为何?”

“姓方,名以智。”

明末四公子的故事,丹初还是知道的。方以智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学贯中西,是明代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