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47章 丹初理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7章 丹初理政(1/3)

立威已毕,岑丹初遣散州衙官吏,只留下知州韦时中、户书、刑书三名官吏。

朝廷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州县衙门则设有六房与之对应,即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

大致上,可用“富贵威武贫贱”六字评价六部。其中,吏部贵、户部富、刑部威、兵部武、礼部贫、工部贱,州县六房同样如此。

各房吏员头目为司吏,称“经承”,更通俗的称法是房书。如刑房头目,称为刑书,户房头目,称为户书。

明朝时,师爷制度尚不盛行。在州县衙门里,六房房书是实际政务的操持者,虽然地位不高,但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刑书和户书,一个掌管刑罚治安,一个掌管钱粮赋役,处于地方政务的核心位置。

韦时中出身吏员,以能吏自许。他见丹初连同知、通判都不留,却留下刑书、户书,便知他深谙下情,不可轻易糊弄。

刑书、户书二人都是永安本地人,世代承袭,一个精通律例,一个对人地钱粮了如指掌。

刑名诉讼与地方治安关系最大。明清两代格外重视先例,刑罚判决务求有例可循。因此,明清两代的法律,常常称之为律例。官员熟读诗书,却不习律例,涉及刑名都要倚仗刑书。

户房更不必说,掌管人口、户籍、土地、财政、赋税、徭役、赈灾救济等事务。州县人口土地多寡,富户官绅田产人丁,从来都是一笔糊涂帐。其真实情况,只有户书掌握,父子兄弟相承,为不传之密。

刑书最威风,户书最富庶,是州县吏员的头面人物。以刑书、户书为首的吏员,世代承袭,把持地方,在百姓面前威风凛凛。眼下,这两人以为丹初要拿他们开刀,个个如坐针毡,不敢抬头直视。

丹初见状,和何云相视一笑,说道:“哪位是刑书?”

“小人在。”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起身应道。

“坐吧。其他官吏都散了,你们在本帅面前不必拘束。”,

丹初换了副和颜悦色的面孔,说道:“本帅听说,州县之治乱,与刑名关系最大。刑名之好坏,又与刑书关系密切。永安州号称难治,你说说看,难在哪里?”

刑书看了下韦时中,又看了下丹初,赶紧低下头,结结巴巴地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