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第35章 泰州学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35章 泰州学派(1/3)

王阳明死后,心学流传甚广,分裂为诸多派别,简单可为左派和右派。

泰州学派为左派代表,在诸派中影响最大,流传最远,为晚明的显学。其反对束缚人性,主张“满街皆是圣人”、“百姓日用即道”,带有非常显著的平民化色彩。

创始人为王艮,出身于灶户,世代煮盐为生,后投入王阳明门下求学,为王阳明得意弟子。其学说简单易懂,易于启发市井小民、贩夫走卒,信徒上至公卿下至黎民,代表人物有李贽、徐光启、赵贞吉、袁宏道、汤显祖等人。

说夸张一点,泰州学派可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思想启蒙学派。

岑丹初深知泰州学派的价值,对瞿式耜说道:

“阳明先生说过,‘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而不必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王心斋(王艮)则认为,‘满街皆为圣人’、‘百姓日用即道’。

“圣人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尧舜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不为一己之私也。

“学生斗胆狂言,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泰州学派首重平民,如同以赤手搏龙蛇,吾向往之。”

讲到这儿,丹初停顿下来,观察老师的反应。若教有些腐儒听到了,恐怕早就要骂丹初大逆不道了。

瞿式耜也是心学弟子,还是个天主教徒,思想开通,对丹初的话并不惊讶,反而连连点头。

丹初受到鼓舞,说道:“大明国力强盛,军队、人口、土地是清虏百倍以上,却接连失败,局促西南一隅。何也?失民心耳。

“竭天下之民力,无以养宗室。一省之地,泰半归于宗室,一省之财赋,泰半输于宗室。流寇围城,藩王吝啬不舍钱粮,故兵不肯效力,民不肯附从。

“军户、匠户、矿工、炉丁等皆若奴隶,衣食无着。朝廷无道,民弃之。是故军户逃亡,匠户怠工,矿工起义。

“又有宦官等弊政,在在积重难返。虽有威宗、绍宗之勤勉,亦不能扭转乾坤。

“世人论明军之败,皆认为清虏擅长骑射,兵马强壮。其实,这不过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百姓困窘,衣食无着,实为流寇壮大、鞑虏入关的主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