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

第85章为什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85章为什么?(1/5)

烂陀山口要塞

最初在黄氏家族手中的时候,这里仅仅修建了几间石砌屋子,驻扎了十多名黄氏家丁,警戒进出山口的骡马大车和人员。

南洋公司一举拿下此地后,依据险要的山势进行了持续的营建,从一座横亘整个谷口的高大城墙建设到要塞规模,始终没有停止。

由于原本谷口的范围不大,一侧靠着陡峭山崖,另一侧又临近湍急的葫芦河,要塞在逐步修建完成后,已经没有了多少强化的余地。

因此,在原谷口的前方约27公里处,利用相对狭窄有利的地势,新开建了一座谷前要塞。

建设从1859年3月初开始,就已经全面展开。

计划建成后

“谷前要塞”和“谷口要塞”将形成可以互相支援的双层要塞防御体系,这将极大的强化烂陀山谷的防御深度和强度,提高防御能力。

冯国辉对“谷前要塞”的建设很上心,每隔三四天就要从泗水城过来一趟,视察这里的工程进度。

谷前要塞地势远不及谷口要塞那么险峻,分为左岸要塞,右岸要塞与山脊要塞三部分组成,是防御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距离泗水城只有146公里,由一片连绵的山丘组成,高的山丘780余米,矮的山峰260余米,森林郁郁葱葱,跨过这片区域就是平坦的泗水平原。

奔腾的葫芦河到这里河面已经从44米扩张到92米,水流速度变缓,再也不复山涧中一路奔腾宣泄而下的凶猛。

左岸要塞宽约170余米,连接高约517米的山领,主要由一座68米高,32米宽防御城墙,两个炮兵阵地和防御城墙后的附属军营设施组成。

右岸要塞是主体,从这里沿着葫芦河边公路可以直达谷口要塞,突破后便进入了铁山镇核心之地,防御尤为重要。

右岸要塞的正面较宽,要修建长达828米长的防御城墙,并且在靠近葫芦河一侧和靠近山体一侧,各修建一座防御棱堡。

防御城墙正面高达75米,宽38米,正面有大块岩石砌成,洋灰沟缝填充平整,城墙主体采用夯土,靠内一侧则是砌筑黑心砖,并预留藏兵洞和武器库。

山脊要塞则是在右岸66公里处的群山里,那里有一条山谷道路可以绕道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风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