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南洋」

第72章小心无大错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72章小心无大错(1/5)

其他一些琐碎事宜倒也罢了,胡氏家族的货船近期运来了两船货,除了一些从马六甲贩运的日用工业品外,还有数量达400余吨的洋灰和七台蒸汽机。

南洋公司则用下属领地出产的500吨稻米,16吨木棉,820袋蔗糖(注;每袋100磅)和部分其他应时农产品抵充货款,完成了这两笔大交易。

这意味着

胡家彻底绑上了南洋公司这根大腿,家族一半的货船资源都抽调出来,重点经营泗水至新加坡,钦奈和神州大陆沿海航线。

后续相关的货船将陆续抵达,差不多每月都有5~6艘的样子。

主要从英法等西洋贸易商手中采购洋布,洋铁,洋线,洋灯,洋枪,洋炮,洋火,洋灰及蒸汽机和各种机械设备,从大陆采购绵锻绸纱,各种瓷器,中药,还有笔墨纸砚之类的杂项货品。

顺便还会带回大量的华裔劳工,这年头指望下南洋找一条活路的大陆沿海民众,真的不要太多哦!

随着太平天国与清廷隔江而治,各种西方势力纷至沓来,陈腐已久的这个老大帝国被硬生生的撬开了半边门扇,吹进来缕缕清风。

在神州大陆那边

尤其是沿海各省府近水楼台先得月,下南洋闯荡的人口动辄数以十万计,也有很多功成身就的冒险者回到家乡。

相关下南洋的一夜暴富传说不胫而走,吸引了大量活不下去的底层贫困民众。

很多人自愿卖身自已,签订为期7~10年的苛刻卖身条款,只为了求一张下南洋闯荡的船票。

贩运猪仔,就成为往来于大陆和南洋之间最有利可图的生意之一。

听了郑秀才的汇报,冯国辉不加思索的就将刚刚运到的七台蒸汽机安排了出去,他说道;

“别的不着急,这些蒸汽机我都有大用。

这七台全给烂陀山矿场运去,其中的两台用作新设立一家木材加工厂,那边的大建设已经开展起来,这件事刻不容缓。

另外三台用做选矿厂的矿石粉碎机,两台用作驱动球磨机,铁矿厂备料跟不上使用,完全靠手工可不成。

现在看来订购的蒸汽机还远远不够,至少还有20台,甚至更多。

岩望城那边开辟了新领地,今后迁移华人佃户形成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风起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