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第212章 小小的试探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2章 小小的试探(1/3)

刘伯温有多倒霉?原本每天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准备这辈子就窝在秦王府里养老。

自从朱樉心血来潮要考科举之后,刘伯温每天吃完早饭,第一件事就是来书房报到。

小半个月的时间,刘伯温直感觉,比以前上早朝还要累人。

没错就是心累,刘伯温拿着一篇八股文,朱樉刚刚完成不久的大作。

看着上面生硬的遣词用句,刘伯温觉得除了楷书飘逸俊秀,这篇文章简直是玷污他这个大文豪的眼睛。

刘伯温终于憋不住评价道:“粗鄙不堪,难以入目。”

“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朱樉有些不确定问向刘伯温。

刘伯温很严肃的点头,“用白话来形容殿下的文章,简直是狗屁不通。”

向朱樉继续解释道:“八股制艺起源了宋朝王荆公,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

“你这篇文章看似行文规范,实则大相径庭。”

刘伯温虽然没考过八股,可是作为八股取士的国策发起人。他对八股文的了解可以说是当世第一人。

朱樉没有接受过儒家的系统化教育,以往写公文有金忠、杨士奇、铁铉等人代笔。

一到自己做文章的时候就彻底露馅了。为了实现心里的野望,朱樉虚心请教道:“老刘头不对,刘先生,本王究竟如何才能做好文章?”

刘伯温耐心地解释道:“自古以来,文章无非是骈文和散文两种,前者讲究辞藻华丽、对偶工整,后者则注重行文自然、情感真挚。”

“然而,八股文却与两者都不同。它要求文章结构严谨,引经据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境界。”

“殿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四书五经的了解仅限于皮毛,不能做到通晓经义的话又如何能在八股限制之下,做出锦绣文章呢?”

刘伯温的本意是让朱樉多读几天书,别来折腾自己这把老骨头。

没想到听在朱樉耳朵里就变了味,“你居然要教本王经义,刘先生果然好为人师。”

刘伯温极力否认道:“殿下如果要钻研经典,可上陈陛下指派一位五经博士或是一位翰林学士,来传授殿下即可。”

朱樉很认真的看着刘伯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