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日志」

第696章 第一案发现场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96章 第一案发现场(1/3)

与此同时,现勘办公室。

陆川凌晨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对尸体的微量物证采集,现在正在实验室里面做最后的分析。

这一次老白杨森没有帮忙,而是让杨林给陆川打下手。

做微量物证分析所用的仪器和平时现勘所用的仪器是不一样的。

甚至鉴定某些物质的溶剂和杨林在学校里面学的都不一样。

微量物证的鉴定和普通的物证鉴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时效性和次数上。

由于微量物证本身的重量以克甚至毫克来计算。

所以物证的鉴定分析就要格外小心,格外细致。

而在司法上不能够将所有的物证全部用于化验,还要留一部份作为证物。

这样一来的话,其实微量物证分析,大多数情况下就不能够成为司法证据。

但是不能够成为司法证据,不代表没有用。

微量物证鉴定分析的结果可以为破案提供思路,提供线索。

杨林以前在派出所的时候自然没有接触过这种精密仪器,所以这次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相比较老白和杨森以及刘国栋等人,杨林的基础是非常扎实的,经过系统的科班训练,总比另外几人野路子出身要强不少。

杨林现在缺少的就是经验的积累。

所以这次跟随陆传学习微量物证分析,对杨林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其实杨林的这种成长状态才是正常的现勘刑警的成长过程。

跟着前辈跟着师傅下现场,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学习,一点点的熟悉。

和法医一样,所有的现勘刑警,刑侦刑警都是被案子喂大的。

只有经历的案子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经历的凶手多了,经验自然就积累起来了。

就像省厅里的一些刑侦专家,除了近些年刚刚涌现出的一些心理测写师,一些犯罪素描师等等小专业外,哪个不是四五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老刑侦。

至于陆川……

挂逼,不要去计较。

张翠翠的尸体上其实并没有发现太多的线索。

陆川所做的微量物证采集,也仅仅在死者尸体的脚踝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植物的倒刺。

还有一些红颜色的附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刑警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