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648章 人才培养(第二更,求订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648章 人才培养(第二更,求订阅)(1/4)

第648章人才培养(第二更,求订阅)

其实,相比于研制飞机本身,真正重要的是培养人才。

尽管南洋有数百名来自德、意以及法国航空工程师,而且他们大都已经归化入籍南洋,但终究还是在培养自己的人才。

其实,在人才培养上,李毅安一直都是极其重视的——四四年,在收购意大利的萨沃亚-马尔凯蒂飞机公司时,他就从特遣队中抽出了56人进入公司学习飞机的制造和设计,同时,又向派遣300名队员到美国留学,还有600名队员到包括波音公司在内的多家美国企业实习。

在随后的两年之中,他先后从特遣队中抽掉了超过5000人进入欧美大学进修或者企业实习。

事实上,在后来南洋的建设中,尽管德裔技术人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们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也是无法忽视的,现在他们正在逐步成长为各个企业的骨干中坚。

也正得益于此,在南洋的航空工业大建设时期,公司技术团队里除了有来自德意法三国的技术人员之外,还有一批南洋自己的技术人员,在设计f1战斗机的时候,他们就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

“对,这种支线飞机是阁下提出来的概念,相对于707那样的大型飞机,它的座位数在100座以下,采用两台喷气式引擎,航行也只有4000公里左右,用于满足南洋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尤其是本岛与外岛之间的交通……”

从官邸回到公司之后,萨蒂斯塔拿出了几张名片,然后开始思索起来。

林同骅在电梯里自言自语着,他的脸上闪动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谁又能不激动呢?

“萨总工,你是说是让我负责这个项目?”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林同骅一愣,说道。

当林同骅走进办公室时,萨蒂斯塔已经把那些名片,塞进一只抽屉里去了,面前只放着从官邸带来的设计构想。

“喂,那位?”

“是这样的,这次到官邸,阁下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需要消除金属应力,萨蒂斯塔又说道。

看着名片上的名字,尽管有好几次,萨蒂斯塔都把目光投向张廷鹏,毕竟,他们是师生,但是终究,在犹豫了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回到过去做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