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第291章 准备完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91章 准备完毕(2/3)

的巡境使渗透程度来说,自己境内的锦衣卫潜伏名单,少太多了。

或许跟自己这段时间的票证政策有关。

因为有票证政策的缘故,导致了民间的人员流动程度大幅度降低,生意全部挪到了官面上来运作。

军队一般不直接干预商业运作,这就导致了军事布置上,锦衣卫并没有办法过分渗入,而且王三这边放权太大了。

布置也不是一板一眼的,这就导致了锦衣卫是很难摸清楚王三和军官的想法。

每个人都处在随机应变之中,情报探查都是无关紧要的皮毛,对新顺国的影响并不大。

“大王。”

王三闻言抬起头,方淳又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说:“山西密信。”

说着,方淳从怀里取出了一个竹筒,有火漆。

王三点了点头,伸手拿过来,仔细检查了一下火漆,确定没有问题,这才割开,然后拿出了一卷帛书。

上边写:“查辽东女真动向,于十月初因旱情,缺衣少食,女真议政八大王讨论,有残杀本地汉民之妄,后为奴酋黄台吉否定。

代善等权制兵马,意图攻朝鲜。

然则有晋商赠书于女真,言今岁西北三边大军,正筹备军需,于秋后妄图进攻我新顺国。

明军各地,无以增兵辽东,蓟镇空缺,或可为。

加之蒙古喀喇沁等部,受林丹汗所攻,求援至奴酋手中。

遂,奴酋言满蒙一体,不能纵林丹汗张牙舞爪,遂八大王举兵西来,月底应该兵至喀喇沁。

写于新顺元年十月初三,怀荒节度使刘光宇留字。”

漠南节度,是一个临时官职,类似于唐代的节度使,但又有不同。

因为怀荒节度使并不被新顺国明面官制所容,而是王三随手写出来的。

之前因为情报能力不足的缘故,王三命令了一些亲卫,带着钱粮跑去北方,投献在小晋商家族,然后让他们拉拢一批人为自己所用。

为了让这批人能不背弃新顺国,王三就把节度使的名头捞出来,并沿用北魏防御草原的七镇,然后增减。

自西向东分别是:分设沃野(巴彦淖尔)、怀朔(今包头)、武川(武川县)、和宁(乌兰察布)、怀荒(张北)、承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